何处堪乘月,沈家楼最明。
晚来江更大,秋到水初清。
远火移时隐,孤舟犯夜行。
市门催客去,早是起更声。
何处堪乘月,沈家楼最明。
晚来江更大,秋到水初清。
远火移时隐,孤舟犯夜行。
市门催客去,早是起更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过沈氏江楼的场景,以月亮为引子,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何处堪乘月"开篇,表达了对沈家楼独特月色的向往,暗示此地月景尤为宜人。"沈家楼最明"进一步强调了江楼在月夜中的明亮,可能是由于地理位置或建筑特色。
"晚来江更大",随着夜深,江面似乎更为开阔,水流声在静谧中显得更加清晰。"秋到水初清",点出季节,秋天的到来使得江水更加清澈,增添了画面的清凉感。
"远火移时隐",远处的灯火在黑夜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感,也暗示了诗人孤舟夜行的旅途。"孤舟犯夜行",诗人独自驾舟,穿越这宁静的江面,表现出他的坚韧和决心。
最后两句"市门催客去,早是起更声",通过市井的声音,透露出时间已晚,客人们被催促离开,而早已经响起的更声则加重了离别的紧迫感。整首诗以月夜江楼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旅途体验。
高阁切浮云,仰观势嵂崒。
兴来偶攀跻,意若凌超忽。
壮哉洛阳都,宫殿耸突兀。
城中十万家,古来豪侠窟。
楼观何轩昂,花竹争炳蔚。
澹澹烟霭间,俯见孤鸟没。
缅怀中令君,节钺耀衮韨。
镇守极膏腴,割剥到肌骨。
黄金不却老,晚节顾佞佛。
陂陀何为者,岁久尚奇崛。
空令吾党士,登践许仓卒。
踌躇不忍归,待得星斗出。
我家端无一囊钱,肮脏赵生门可倚。
黄绶丛中识君面,眼前如见曲阜履。
兴来曳杖叩斋扉,清坐焚香淡如水。
有时造语出瑰奇,要令墨客皆风靡。
仰观乔木俯流泉,因念吾生行已矣。
台若君才万夫特,风仪秀整秋山嶷。
行看待诏金马门,安得嗒然长隐几。
功名他日似留侯,岂与风流京兆比。
昨朝篇末画眉句,始悟前言戏之耳。
不如共访弥天释,真成四海习凿齿。
先生手种千竿竹,俨如壮士衣冠肃。
林端结阁挹清风,阁上幽人峙双玉。
春风飞尽玄都花,秋霜半落平泉木。
试傍池边访此君,雪虐风饕不改绿。
我有惠施书五车,不解子山愁万斛。
何时一醉藉清影,更邀明月同君宿。
鄙夫拙生事,日晚儿号冬。
白驹穿瓮牖,曲肱起犹慵。
懒惰百无营,有酒时复中。
孰知廊庙具,征骖犯寒风。
行役岂不苦,王事不我容。
劳佚虽有命,造物似不公。
仰羡冲天鹤,孤飞邈难从。
赖有云外山,所至如迎逢。
是中有深意,高怀可默通。
何当浮大白,一醉百念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