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知粉黛久无心,国破家亡泪不禁。
但使先臣千载见,何妨贱妾一朝沈。
情知粉黛久无心,国破家亡泪不禁。
但使先臣千载见,何妨贱妾一朝沈。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华姜一百首》中的第三十首。诗中以“华姜”为对象,通过描述其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情感和对忠诚与牺牲的颂扬。
首句“情知粉黛久无心”,表达了华姜内心的情感变化,她明白自己对容貌的修饰已不再关心,暗示了她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接着,“国破家亡泪不禁”,则直接描绘了华姜面对国家灭亡、家庭破碎时的悲痛之情,泪水无法遏制地流淌,体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的深刻主题。
后两句“但使先臣千载见,何妨贱妾一朝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先臣”指的是前朝的忠臣,而“贱妾”则是华姜自谦之词。她表达了即使在历史长河中,自己的存在可能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只要能被后世铭记,作为对忠诚与牺牲的象征,那么即使个人的命运短暂而悲凉,也是值得的。这种超越个人得失、追求历史记忆与精神传承的精神,彰显了诗人的高尚情怀和对历史责任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姜这一虚构人物的刻画,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忠诚、牺牲与历史记忆价值的颂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汉季㫺崩溃,群盗纷纵横。
黄巾虽巳破,馀孽尚蚊虻。
磊落孔北海,坐困都昌城。
苟非刘平原,何以释围兵。
始觉天下士,乃识盖世英。
求援岂不怍,民社安可轻。
惜哉青复陷,竟负知人明。
守郡既无补,升朝亦何成。
徒深奸桀忌,巢坏卵亦倾。
游目汉廷内,志节诚足经。
宁以刚直折,不为园曲生。
千秋陟遗堞,连云想高旌。
悽矣钦贤叹,曷由承一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