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鹤林寺》
《游鹤林寺》全文
宋 / 俞德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步屧叩禅扉,春山碧四围。

天高黄鹤远,仙去杜鹃非。

拂石云生袖,扪松雾湿衣。

几生通佛性,一昔遂忘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访鹤林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首句“步屧叩禅扉”,以轻盈的步伐敲响了寺庙的大门,既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敬仰,也预示着心灵的探寻之旅即将开始。

“春山碧四围”一句,点明了季节与环境,绿意盎然的春山环绕四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天高黄鹤远,仙去杜鹃非。”这两句通过黄鹤和杜鹃的意象,表达了对仙人离去的感慨。黄鹤象征着仙人的踪迹,远去无踪;杜鹃则以其啼声凄厉,常被用来表达离别或哀愁的情绪。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蕴含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感慨。

“拂石云生袖,扪松雾湿衣。”诗人触碰石块,云气仿佛沾染在衣袖上;抚摸松树,雾气湿润了衣物。这一细节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也暗示了禅宗中“心即佛”的理念,即人与自然、宇宙万物为一体,心灵与外界相互感应。

“几生通佛性,一昔遂忘归。”最后两句,诗人感叹自己几世修行才能达到佛性的境界,一夜之间却已忘却归途。这不仅是对自身修行状态的描述,也是对禅宗追求内心平静、超越世俗的哲学思想的深刻体现。诗人似乎在说,真正的领悟与解脱,往往就在一瞬间,需要的是内心的觉醒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超脱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俞德邻
朝代:宋   籍贯:自号太玉山   生辰:1232~1293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悲愤五首悼亡室滦州石氏·其一

下泽乘车素志非,远游岁岁著征衣。

霜筠雪竹钟山老,洒涕空吟一日归。

(0)

客有自滇来者惠小龙团大理小石屏

李侯知我诗肠枯,为我山中摘云腴。

又截滇山一片玉,连云带水覆我屋。

古壁巃嵷生风雨,山鬼跳叫渔翁语。

清泉潺潺流入户,撱石苍壁供澄煮。

玉川穷愁大米颠,我欲兼之得公怜。

人生适意轻富贵,闭门烹鼎卧看山。

(0)

书事五首·其二

横海楼船大纛旗,汉家杨仆足威仪。

岂期东海掣鲸手,翻作南山隐豹姿。

楚国小罗犹乱次,秦人窥赵巳坑师。

西师自古推韩范,谁料文章当济时。

(0)

行路难

行路难,行路难,行路之难何处无,险阻未有如江湖。

今之江湖与古殊,自古在昔皆坦途。

今人何巧古人愚,人网自密天网疏。

一关才过五十里,一税又设十里馀。

我行已过四十日,一日数处相盘纡。

关吏当关猛如虎,牙爪更有群儿徒。

截江一喝布帆落,搜查细及瓶与壶。

岂是讥诃诘奸宄,要弄狡狯穷锱铢。

取盈未盈行不得,欲行又惮追亡逋。

一网打尽复一网,入网那得珊瑚珠。

脂膏虽尽有皮骨,一一要向官家输。

取一取二那忍说,三四更在吏与胥。

吏胥虽富民何辜,鲜衣怒马称大夫,饱侵官帑为私帑。

(0)

病中呓语九首·其五

大邦齐晋小邦滕,各自提封各自争。

郡县穷时封建起,秦皇已废又重兴。

(0)

病中呓语九首·其一

历观成败与兴衰,福有根由祸有基。

不过六十花甲子,酿成天下尽疮痍。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