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一望满江城,偏见朱门月独明。
径里菊英凝露湿,庭前桂影入帘清。
锦屏香篆和风散,歌吹楼头彻夜鸣。
兴比龙山还剧甚,更饶佳句令人惊。
秋光一望满江城,偏见朱门月独明。
径里菊英凝露湿,庭前桂影入帘清。
锦屏香篆和风散,歌吹楼头彻夜鸣。
兴比龙山还剧甚,更饶佳句令人惊。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夜晚的江城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首联“秋光一望满江城,偏见朱门月独明”以对比手法,将广阔的秋光与特定的朱门月光相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接着,“径里菊英凝露湿,庭前桂影入帘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庭院中的秋景,菊花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娇艳,桂花的香气透过帘幕,给室内带来了一丝清新的气息。
“锦屏香篆和风散,歌吹楼头彻夜鸣”则将画面转向室内,通过描述香篆的烟雾随风散去,以及楼头传来的欢歌笑语,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欢乐。最后,“兴比龙山还剧甚,更饶佳句令人惊”表达了诗人对此次聚会的兴致之高,以及对所作佳句的自豪之情,将整幅画面的情感推向高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聚会欢愉的享受,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笛沜观莺,酒廊泊燕,春痕何处寻好。
鬓拂晴丝,衫粘湿翠,眼底漪平云皛。
略记东风嫩,潜催醒、如尘芳草。
问君眷梦谁边,拾来湘怨盈抱。
飐去两三鸥鸟,尽避荻回舷,贴荭停棹。
有渚湔裙,无楼问钿,淡绝烟心斜照。
一匊相思泪,怕又共、鱼书缄到。
且杂苹蘩,携得同荐苏小。
四弦入弄,正猊香幕匝,螺卮酒满。
愁续弦长声百结,欢语拨来都怨。
明夜帘栊,孤灯风雨,人别相思远。
闻歌且醉,当筵不值肠断。
谁家锦瑟挑心,玉箫叶尾,一例传凄惋。
双翠忽搀檐际语,独雁还鸣天半。
月小沉花,星疏挂柳,夜色围灯幔。
闹蛾春梦,今宵如此庭院。
唤吴娘、画船载酒,将船移到前渚。
早知如此春归易,负了花朝时序。斟酌渡。
怕明日重寻,都作啼鹃路。转添悽楚。
尚荭角银筝,荻心琼管,沸得似愁雨。
销金地,多少衣云鬟露。年年送往何处。
百千万里天涯道,只隔一重青树。双燕羽。
也带著斜阳,别著红楼去。劝君小住。
趁隔水僧家,烟钟未打,还好看残絮。
浏然古天碧,深春在吾杯。
深心落杯底,万事吾何猜?
残灯发静辉,横眄山翠开。
此翠山非山,素壁明冻苔。
屋楞啼鸟声,听之忘其哀。
似于画柳丛,梦招黄鹂来。
持我清明躬,未使就昏颓。
明月城南溪,日昨已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