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梅蕊暗香浮,锡杖凌空过沃洲。
后会重寻人更老,颓光不驻水争流。
夕阳天际青山出,暝色烟中白鸟留。
此境只曾支遁赏,剡溪今始得汤休。
西湖梅蕊暗香浮,锡杖凌空过沃洲。
后会重寻人更老,颓光不驻水争流。
夕阳天际青山出,暝色烟中白鸟留。
此境只曾支遁赏,剡溪今始得汤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西湖春日游赏的图景。"西湖梅蕊暗香浮,锡杖凌空过沃洲"两句,通过对西湖上漂浮的梅花和行走在水面上的舟船形象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在春天游览西湖时的美好感受。梅蕊暗香不仅是对梅花芬芳的描绘,也象征着高洁脱俗的情操;锡杖凌空则展现了舟船在水面上自由自在的样子。
"后会重寻人更老,颓光不驻水争流"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里的“后会”指的是将来再次相遇或游览的场景,“人更老”则是时间流逝带来的自然变化;而“颓光不驻水争流”则是用水流不息比喻时光的飞逝,表达了诗人对珍惜光阴、把握当下的叮咛。
"夕阳天际青山出,暝色烟中白鸟留"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西湖的景致。夕阳映照下,远处的青山显现;而“暝色”指的是夜幕降临前的那段时间,“烟中白鸟留”则是描写了在朦胧的暮色中,有白鸟停留,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安详。
最后两句"此境只曾支遁赏,剡溪今始得汤休"表明诗人对这片美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欣赏。"此境"指的是西湖的美丽风光,而“支遁”则是古代隐士的名字,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剡溪今始得汤休"则透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此次在剡溪获得了一份难得的安宁和放松。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颇具哲理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