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棠春.闺词和阮亭原韵四首·其二》
《海棠春.闺词和阮亭原韵四首·其二》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海棠春

惺忪春梦何时足,拚昼掩、银屏六曲。

绣倦歇鸳针,藏在沈香褥。

藕花衾压桃花肉,微睡醒、低呼小玉。

何处弄琮琤,似戛潇湘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慵懒梦境与细腻情感。开篇“惺忪春梦何时足”,以“惺忪”二字形象地刻画出女子初醒时的朦胧状态,暗示了她对春日梦境的留恋与不舍。“拚昼掩、银屏六曲”,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女子为了留住梦境,不惜在白天也紧闭银屏,不愿面对现实的决绝态度。

接着,“绣倦歇鸳针,藏在沈香褥”,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在梦境中的悠闲与惬意,绣花针的放下,象征着她从繁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沉醉于梦境之中。而“藕花衾压桃花肉”,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女子在柔软的被褥中,仿佛被花瓣轻轻覆盖,享受着如同花朵般的温柔与舒适。

最后,“微睡醒、低呼小玉”,写出了女子从梦境中短暂醒来,却仍沉浸在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中,低声呼唤着侍女小玉,似乎在寻求陪伴或是继续她的梦境。而“何处弄琮琤,似戛潇湘竹”,则以音乐般的意象,将女子内心的思绪与外界的宁静联系起来,仿佛远处传来琮琤之声,如同潇湘竹林间的清脆响动,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深化了诗中情感的层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春日梦境中的独特情感体验,既有对梦境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栖禅寺雨中与惟乾同登

绝顶深泥冒雨扳,天于佳景亦多悭。

自怜久客频移棹,颇羡高僧独闭关。

江草远连云梦泽,楚云长断九疑山。

年来出处浑无定,惭愧沙鸥尽日閒。

(0)

回军上杭

山城经月驻旌戈,亦复幽寻到薜萝。

南国已忻回甲马,东田初喜出农蓑。

溪云晓度千峰雨,江涨新生两岸波。

暮倚七星瞻北极,绝怜苍翠晚来多。

(0)

竹石

竹边烟水流,竹下云根立。

凤凰声未举,翡翠毛初湿。

清影扫苔花,秋风晚来急。

(0)

己酉立秋前四日同郑德进谢行可游吉水寺塔归宿江上德进有诗纪游余未及和丁巳搜箧得诗始为步韵时五月望后也·其三

挽舟依负郭,一醉解千愁。

拥膝形骸合,论心臭味投。

梦兮山北斗,觉矣日东头。

为忆当年兴,续诗纪旧游。

(0)

雪夜即事

永夜漏方中,琼瑶洒半空。

气侵书幌冷,光闪烛花红。

兴洽张琴好,心清得句工。

诘朝恭省候,披拂玉阶风。

(0)

仰天

仰天击缶唱乌乌,拍遍阑干碎唾壶。

病久忍摩新髀肉,劫余惊抚好头颅。

箧藏名士株连籍,壁挂群雄豆剖图。

敢托鸩媒从凤驾,自排阊阖拨云呼。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