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安澜颂禹勋,而今渡口各成纹。
谁将素练中拖界,却把洄潮两道分。
二水苍茫含皓魄,双条缥缈暗斜曛。
莫嫌欲济无舟楫,几度津头思不群。
南北安澜颂禹勋,而今渡口各成纹。
谁将素练中拖界,却把洄潮两道分。
二水苍茫含皓魄,双条缥缈暗斜曛。
莫嫌欲济无舟楫,几度津头思不群。
这首诗《关渡分潮》由清代诗人黄敬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关渡口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首联“南北安澜颂禹勋,而今渡口各成纹”,开篇即以禹治水的传说为背景,赞美了禹的功绩,同时点明了关渡口的地理位置,暗示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接下来“而今渡口各成纹”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渡口的景象,仿佛每一块石头、每一处水流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
颔联“谁将素练中拖界,却把洄潮两道分”,运用比喻手法,将水面比作素练(白色丝带),生动地展现了水面的平静与纯净,同时通过“拖界”和“两道分”描绘了水流的动态美,以及它们如何在平静的水面中划出界限,形成鲜明对比。
颈联“二水苍茫含皓魄,双条缥缈暗斜曛”,进一步深化了对水面的描绘,将“皓魄”(明亮的月光)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同时,“双条缥缈暗斜曛”则描绘了日落时分,水面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的柔和而迷离的光影效果,给人一种既壮阔又柔美的视觉感受。
尾联“莫嫌欲济无舟楫,几度津头思不群”,表达了诗人对于渡口的思考与感慨。一方面,诗人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没有船只而放弃渡过难关的决心;另一方面,通过“几度津头思不群”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渡口历史变迁的深思,以及对于过往与未来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关渡口自然景观的描绘,融合了历史、哲学与情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
劲弓发鸣镝,声作鹅鸱叫。
青阳高入云,发发穿杨杪。
千夫矜乌号,半空静飞鸟。
蓦地成凄凉,千弓弛不张。
黄鹄下云表,昂立如人长。
初集云边城,下我东西营。
爱此天上物,就抱驯不惊。
细羽春雪融,入怀暖且轻。
便欲上九天,依稀乘云骈。
不知此何祥,书待掌梦评。
问之何年月,弘治甲寅正。
正月日几何,尧阶四叶蓂。
恶类灭天,善人全天。灭天自灭,全天自全。
自灭何如,蜉蝣斯须。朝生夕死,鸡糇鸟餔。
粪秽庭阶,日费扫除。自全何如,珠玉其躯。
可卷可怀,孰忍毁诸。烈妇贞行,良玉美珠。
天不忍毁,珠旒玉符。身死名存,光照方舆。
何千万年,脍炙海隅。三纲四维,此焉以推。
目不属纲,化不张维。视此之为,宁无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