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锡得老来闲,半世逍遥水石间。
花雨残春人不见,松风凉夜鹤空还。
精魂去上三生石,秘检归藏二酉山。
收拾委和还造化,任教渣滓落尘寰。
君王锡得老来闲,半世逍遥水石间。
花雨残春人不见,松风凉夜鹤空还。
精魂去上三生石,秘检归藏二酉山。
收拾委和还造化,任教渣滓落尘寰。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者晚年得闲,逍遥于山水之间的宁静生活。首句“君王锡得老来闲”以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在晚年获得清闲生活的满足感。接着“半世逍遥水石间”,进一步点明其生活状态,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
“花雨残春人不见,松风凉夜鹤空还。”这两句通过描绘春天花朵凋零、松林中夜风清凉、仙鹤独自归来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暗示主人公虽享受着自然之乐,但内心或许也有一丝孤独与感慨。
“精魂去上三生石,秘检归藏二酉山。”这里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三生石”与“二酉山”分别象征着前世今生与知识宝藏,表达了主人公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最后,“收拾委和还造化,任教渣滓落尘寰。”这两句展现了主人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他愿意将自己融入自然,让那些世俗的杂念随风而去,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晚年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精神自由与智慧的高远境界,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深沉而不失飘逸,是一首充满意境与韵味的佳作。
梁甫孤吟,已认得、真龙头角。
记当日、江山如画,一时英略。
立马便谈天下事,凤池十倍扬州鹤。
更诗书、万卷浴心胸,无丘壑。活国手,千金诺。
自不负,麒麟阁。算点鞭馀事,不妨清酌。
今日文昌虚八座,鬓毛莫遣星星却。
要袖中、霖雨洗乾坤,浸寒廓。
世传海有三山,内藏羽化仙芝草。
秦皇信此,使令徐福,东游蓬岛。云水风涛浩浩。
男女舟中成老。望仙源缥缈。烟波杳杳。
肝肠断,何时到。堪嗟人迷颠倒。谩区区、空生烦恼。
不知自起,妄尘遮碍,先天真宝。
顿悟家缘,掉守清净,无为功了。
得心清意静,性圆丹结,饵仙芝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