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题饶秀才溪光亭》
《偶题饶秀才溪光亭》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北出城来驻马蹄,君家别馆幸临溪。

雄虹见雨遏不断,潦水到秋痕渐低。

万事热心成浩叹,一樽撩眼怕长迷。

俗人谁会儒生意,是处醉吟还日西。

(0)
翻译
从城北出来停下马蹄,你家别墅恰好靠着溪流。
雨后的彩虹虽强,却无法阻断,秋天的积水痕迹逐渐消退。
世事繁多,热情如火却只能化为深深的叹息,一杯酒入喉,怕的是沉醉不醒。
凡夫俗子哪能理解读书人的志向,我四处醉酒吟诗直到夕阳西下。
注释
北:城北。
驻:停下。
马蹄:马蹄声。
君家:你的家。
别馆:别墅。
临:靠近。
溪:溪流。
雄虹:壮观的彩虹。
遏不断:无法阻断。
潦水:积水。
痕:痕迹。
万事:世间万物。
热心:热烈的心。
浩叹:深深的叹息。
撩眼:举杯。
俗人:普通人。
儒生:读书人。
意:志向。
是处:处处。
醉吟:醉中吟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与诗人内心世界交融的画面。诗人在北城之外驻足,马蹄停于溪边,恰好临近君家别馆,这里不仅是自然美景的聚集地,也蕴含着一定的情感寄托。

"雄虹见雨遏不断"一句,通过雄伟壮观的彩虹与绵密细雨的交织,展现了大自然的无穷变化,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潦水到秋痕渐低"则是对季节变迁和景物更新的一种描写,潦水即小溪之水,以秋天为时间背景,表达了一种淡定与平和。

"万事热心成浩叹,一樽撩眼怕长迷"两句,诗人通过对万事的关注与感慨,以及一杯酒的点滴之间,流露出对世事的深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担忧。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醉酒带来的暂时逃避现实的担心。

"俗人谁会儒生意,是处醉吟还日西"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大众是否能够理解儒家学者(即自己)的深远用意表示怀疑。同时,诗人选择在这个宁静之地醉吟,以此来表达内心的满足和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情感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深邃的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广陵杂咏·其一

检点游装问有无,欲呼双鹿驾柴车。

一椽傍水留新句,几担移家只旧书。

(0)

自君之出矣·其二

自君之出矣,鸾镜不曾开。

思君如璧月,皎皎照妆台。

(0)

过筠溪吊故友黄瘦竹

筠溪一曲水沄沄,每对苍筤辄忆君。

万点落花词客泪,十年宿草故人坟。

诗篇零乱飘秋雪,池馆荒凉剩夕曛。

惆怅乡村乏椒醑,祇吟楚些吊湘云。

(0)

久雨初霁偕云门四兄江楼小饮

江上芦花白,吟情又入秋。

连朝閒对雨,八月冷披裘。

牛马呼名久,乾坤放眼收。

不妨同啸傲,携手一登楼。

(0)

落叶·其二

一曲骊歌别故关,天涯流落几时还。

鸿寻旧爪迷前渡,马踏寒声过远山。

白板小桥残照下,红墙萧寺暮云间。

飘零易触金闺恨,折损芙蓉镜里颜。

(0)

下唐福

推篷下唐福,振策自东山。

惊浪喧沙上,孤舟出壁间。

绿浮岩竹净,白拥水鸥閒。

纵目多幽赏,何辞此往还。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