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掬英雄泪,犹传戏马台。
锦衣才故里,红粉倏飞灰。
百战驱秦暴,诸生为鲁哀。
此间近芒砀,云气未曾来。
一掬英雄泪,犹传戏马台。
锦衣才故里,红粉倏飞灰。
百战驱秦暴,诸生为鲁哀。
此间近芒砀,云气未曾来。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方德肇对戏马台的怀古之作。戏马台,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原为西楚霸王项羽的阅兵台,后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凭吊项羽、抒发英雄情结的场所。
首句“一掬英雄泪,犹传戏马台”,开篇即以“英雄泪”点明主题,引出对项羽的怀念之情。接着“犹传”二字,既表达了戏马台作为历史遗迹的存在,也暗示了英雄故事在人们心中的流传不息。
“锦衣才故里,红粉倏飞灰”,这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项羽在故乡的辉煌与最终的陨落。锦衣华服象征着英雄的荣耀,而“红粉”则可能暗指项羽的爱妾或妃子,其“飞灰”则暗示了他们的命运与项羽一同走向毁灭,表达了对英雄及其所爱的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
“百战驱秦暴,诸生为鲁哀”,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项羽的英雄形象。他领导的起义军对抗暴政,虽历经百战,最终却未能成功,这不仅是对项羽个人命运的总结,也是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
最后,“此间近芒砀,云气未曾来”,将话题引向戏马台所在的地理位置——靠近芒砀山。这里以“云气未曾来”暗示英雄之气未尽,似乎在提醒后人,英雄的精神和气概并未随时间流逝而消散,而是如同云气一般,永远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激励着后来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戏马台的描写,以及对项羽及其时代背景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崇敬和对历史命运的深思。
山水无宿约,村暗自当还。
不知有客乘兴,载我弄沧湾。
酒吸明河欲尽,月落三星在下,未放水风闲。
影转松起舞,扶步入林间。恨无人,横野笛,叫关山。
知君慷慨何事,惜得米阳关。
看取大江东去,把酒凄然北望,说著泪潺湲。
我饮自须尽,君唱有何难。
驿骑联翩至。道台家、筹边方急,酒行姑止。
作么携将琴鹤去,不管州人堕泪。
富与贵、平生无味。
可但红尘难著脚,便山林、未有安身地。
搔白发,兀相对。前身小范疑公是。
忆当年、天章阁上,建明尤伟。
庆历诸贤方得路,便不容他老子。
须著放、延州城里。
一句殷勤牢记取,在朝廷、最好图西事。
何必向,玉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