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枯古树秋䬃䬃,枝间老猿罢腾踏。
戏将长臂扑游蜂,半似相欺半相狎。
冈峦高下路东西,由来异类不同栖。
应怜野径穿花去,不作空山抱树啼。
君不见场中有果房有蜜,共趁园林好风日。
丁宁慎勿采桃花,留结山中千岁实。
霜枯古树秋䬃䬃,枝间老猿罢腾踏。
戏将长臂扑游蜂,半似相欺半相狎。
冈峦高下路东西,由来异类不同栖。
应怜野径穿花去,不作空山抱树啼。
君不见场中有果房有蜜,共趁园林好风日。
丁宁慎勿采桃花,留结山中千岁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山林图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生态的生动画面。首句“霜枯古树秋䬃䬃”描绘了古树在寒霜侵蚀下的萧瑟景象,落叶纷飞,显得古老而孤独。接着,“枝间老猿罢腾踏”点出山林中的主角——一只疲惫的老猿,它不再活跃地跳跃,而是静静地栖息在枝头。
诗人通过“戏将长臂扑游蜂”这一动作,展现出老猿与蜜蜂之间的互动,既有几分戏谑,又有几分亲昵,体现了动物间的和谐共处。接下来,“冈峦高下路东西,由来异类不同栖”表达了自然界生物各自适应环境,各得其所的理念。
最后两句“应怜野径穿花去,不作空山抱树啼”,诗人似乎在对老猿说,尽管你不再攀枝高叫,但你的生活仍有乐趣,可以沿着野径欣赏花开花落。诗人借此寓言,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画中场景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自然生态的敬畏和对和谐共生的向往。李东阳作为明代文学大家,此诗体现了他的诗艺和人文关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