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
《咏史》全文
明 / 黎邦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燕政托揖让,社稷墟齐兵。

昭王图雪耻,求士千金倾。

壮哉乐毅士,报以七十城。

当时重其略,国乘传荣名。

于期颈自刎,荆轲计不成。

一感知己恩,九死其所轻。

寥寥千载馀,烈风争日明。

(0)
鉴赏

这首诗《咏史》由明代诗人黎邦瑊所作,通过历史典故的叙述,展现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与感慨。

首句“燕政托揖让,社稷墟齐兵”,描绘了燕国在政治上采取礼让之策,最终导致齐国军队入侵的场景,暗示了历史中策略与结果之间的复杂关系。

接着,“昭王图雪耻,求士千金倾”两句,提到了昭王为洗刷耻辱,不惜重金招揽人才的故事,体现了古代君主对于人才的重视和渴求。

“壮哉乐毅士,报以七十城”赞扬了乐毅作为贤士,凭借自己的才能为国家赢得了七十座城池的功绩,展现了古代士人对国家的忠诚与贡献。

“当时重其略,国乘传荣名”说明了当时社会对乐毅战略的重视,以及他因此获得的荣誉与名声。

“于期颈自刎,荆轲计不成”则引入了另一个历史故事,描述了荆轲为了刺杀秦王而献身的情节,表达了对荆轲为国捐躯精神的敬仰。

“一感知己恩,九死其所轻”强调了知遇之恩的重要性,即使面临九死一生的危险,也愿意为之付出。

最后,“寥寥千载馀,烈风争日明”总结了历史的长河中,虽然时间流逝,但那些英雄事迹如同烈风般照亮了后世,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永恒纪念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古代英雄的忠诚、智慧与牺牲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主义的颂扬。

作者介绍

黎邦瑊
朝代:明

黎邦瑊(?—一六四四),字君选,号洞石。从化人。贯孙,民表子。明光宗泰昌元年(一六二〇)贡生,官兴业知县。陈子壮发起修复南园,邦瑊曾参预其事。明亡,以忧愤卒。有《洞石稿》。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猜你喜欢

题石琉璃与尘异

谁将新月影,来挂寝堂中。

会见圆明极,高悬碧汉空。

(0)

怀阿字掌孟崖州

绝塞驱驰经两夏,珠崖跋涉又当春。

鹡原多难空劳汝,茅屋深移更累人。

荡荡薰风车辙远,条条细柳草堂新。

兴怀岂尽伤离别,白拂微言清昼贫。

(0)

当台光自满,与像一无穷。

信此空成色,悬知异亦同。

徽猷千古上,掩映十方中。

寒照无人处,深潭吼夜龙。

(0)

解即觉寺事欲处以侍寮栖贤人至始知其行乞江北感而怀之作诗四首·其二

汝志堪谁副,予心独汝知。

爱人徒自苦,遇事但成痴。

不可为啼笑,宁当问信疑。

归程须早计,莫畏晚风吹。

(0)

晓过螺川

螺川寒日上,依旧照金牛。

烟水流残磬,江风吹暮秋。

战争虚岁月,存殁几交游。

都是归山事,人间易白头。

(0)

寄无得

道人生计拙,缓步出山门。

日日看高岭,行行过别村。

无人知此意,有口不堪论。

远讯熊禅者,年来或未谖。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