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台光自满,与像一无穷。
信此空成色,悬知异亦同。
徽猷千古上,掩映十方中。
寒照无人处,深潭吼夜龙。
当台光自满,与像一无穷。
信此空成色,悬知异亦同。
徽猷千古上,掩映十方中。
寒照无人处,深潭吼夜龙。
这首诗描绘了一面镜子的深刻寓意,通过镜像的自满与无穷,探讨了空与色、异与同之间的哲学关系。诗人以“当台光自满,与像一无穷”开篇,将镜子的光芒与其中所映之像视为无限的存在,暗示着镜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种等同性。
接着,“信此空成色,悬知异亦同”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空与色的关系,即看似空无一物的镜面,却能映出五彩斑斓的世界,这反映了事物的相对性和多样性。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反差,强调了看似对立的概念实际上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统一。
“徽猷千古上,掩映十方中”则表达了镜像作为智慧和真理的象征,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所有方向都具有启示和影响。这里的“徽猷”指的是深奥的智慧或策略,诗人将其与镜子的映像相联系,暗示了镜像能够揭示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真谛。
最后,“寒照无人处,深潭吼夜龙”这两句以镜面的倒影为喻,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场景。在寒冷的夜晚,镜面反射出深潭中的景象,仿佛夜龙在沉睡的水底发出低吼。这一画面既富有诗意,又蕴含哲理,象征着在寂静中隐藏着生命的力量和宇宙的秘密,同时也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觉,留意那些不易察觉的深层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镜子及其映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人生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谐、统一与差异之间关系的探索。
秋风来万里,草木日夜凋。
属兹憀慄时,执别在今朝。
乱离多苦辛,况乃道路穷。
若人抱奇节,劲气干云霄。
结交二十年,途穷识久要。
间关复会面,益若漆投胶。
感深念存殁,投分忘顽嚣。
汝海昔为别,盛年意气豪。
及兹分手日,星星悲二毛。
壮心随遇尽,曩志与时消。
别夜月皎皎,首途方迢迢。
故园不足怀,令德乃所操。
君其爱尔躯,努力熙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