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红颜胜玉颜,桃花端合让幽閒。
纤秾夜月楼台外,淡冶东风院落间。
寒食倚阑人脉脉,清歌回雪韵潺潺。
纬绡万朵流光冷,丽何元应白氏娴。
谁道红颜胜玉颜,桃花端合让幽閒。
纤秾夜月楼台外,淡冶东风院落间。
寒食倚阑人脉脉,清歌回雪韵潺潺。
纬绡万朵流光冷,丽何元应白氏娴。
这首诗《李花》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花的美丽与独特魅力。
首句“谁道红颜胜玉颜,桃花端合让幽閒”以对比的手法,将李花与红颜、桃花相比较,强调了李花的高雅与宁静之美,暗示其超越了世俗的艳丽,更显脱俗。
“纤秾夜月楼台外,淡冶东风院落间”进一步描绘了李花在月光下和春风中的姿态,用“纤秾”形容其轻盈与丰润,用“淡冶”形容其淡雅而不失韵味,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寒食倚阑人脉脉,清歌回雪韵潺潺”则通过寒食节这一特定情境,以及倚栏远眺、清歌悠扬的场景,赋予了李花以情感与生命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感染力。
最后,“纬绡万朵流光冷,丽何元应白氏娴”以“纬绡”比喻李花的花瓣,强调其如丝如缕的质感,同时“流光冷”则描绘了花朵在光线下的闪烁,给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凉意的感受。整句表达了对李花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诗人彭孙贻自身审美情趣的体现。
综上所述,这首《李花》不仅展现了李花的自然美,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成功地传达了李花的独特魅力,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妾受命兮少孤,师氏教以《诗书》。
阿母爱予早有家,托君子以贱躯。
乘华轩兮归德门,曳绮縠兮罗金尊。
上事公姥兮无间言,俯蓄五子兮今有孙。
何以奉君朝餐,铜盘或炙或燔。
何以奉君御寒,裁缝越布吴纨。
鼠穿墉兮狼入室,唇干口燥兮不可与说,无褐无衣兮迫冬日。
晨鸡咿喔天雨霜,明星煌煌出洞房,为君秣马游四方。
丈夫气磊落,朗如日照临。
渴莫饮盗泉水,倦莫憩恶木阴。
出门常苦远,在家常苦贫。
女子当门户,百难萃其身。
思我君子兮蔚为国华,富贵勿喜兮贫贱勿嗟,履仁服德兮名乃纷葩。
释氏贵无生,不在形骸久。
性真既已离,色相复何有。
寺僧惑愚民,丹漆饰木偶。
谓是肉身存,双耳长齐口。
斯言或信然,结习终多狃。
四大了不空,六根反尘垢。
何如任归全,清净还高厚。
吾闻孔子云,死者欲速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