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望月》
《秋夜望月》全文
唐 / 姚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明月有馀鉴,羁人殊未安。

桂含秋树晚,波入夜池寒。

灼灼云枝净,光光草露团。

所思迷所在,长望独长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wàngyuè
táng / yáochóng

míngyuèyǒujiànrénshūwèiān
guìhánqiūshùwǎnchíhán

zhuózhuóyúnzhījìngguāngguāngcǎotuán
suǒsuǒzàichángwàngchángtàn

注释
明月:明亮的月亮。
馀鉴:剩余的光辉。
羁人:旅人。
殊未安:非常不安。
桂:桂花。
秋树:秋天的树木。
晚:夜晚。
波:池水波纹。
灼灼:鲜明的样子。
云枝:云朵下的树枝。
净:清晰。
光光:明亮。
草露:草丛中的露珠。
团:圆润。
所思:思念的人。
迷所在:迷失了方向。
长望:长久地凝望。
独:独自。
长叹:深深的叹息。
翻译
明亮的月亮留下清辉,旅人的心却难以安宁。
桂花在秋夜的树上悄然绽放,夜晚的池水更显寒冷。
云朵下的树枝清晰可见,草丛中的露珠晶莹圆润。
思念的人迷失了方向,我长久地凝望,只能独自叹息。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秋夜景象,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怀念之情。首句“明月有馀鉴”写出了皎洁的月光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夜晚的宁静与冷清,也反衬出诗人的心境。紧接着,“羁人殊未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孤独感受。

第三句“桂含秋树晚”中的“桂”指的是桂花,它在秋天开得较迟,且香气浓郁,这里用以形容夜色之深,也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忧愁。"波入夜池寒"则是描绘了水流缓缓进入池中,反射出月光和秋意,环境与内心交织,传达了一种清冷孤寂。

“灼灼云枝净”和“光光草露团”两句,前者通过对云的描述强调了夜空之纯净无瑕;后者则是对草上露珠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细腻与宁静。

最后,“所思迷所在,长望独长叹”表达了诗人心中所思念的人或事物,虽不明确指向,却让人感到一种深远且悠长的情感波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情感共鸣,是一篇深情而又带有淡淡忧愁色彩的秋夜月下抒情之作。

作者介绍
姚崇

姚崇
朝代:唐   字:元之   籍贯: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   生辰:651年-721年

姚崇(651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姚崇文武双全,历仕则天、中宗、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并兼任兵部尚书。他曾参与神龙政变,后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刺史。唐玄宗亲政后,姚崇被任命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拜中书令,封梁国公。他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被称为救时宰相。姚崇执政三年,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721年(开元九年),姚崇去世,追赠扬州大都督,赐谥文献。 
猜你喜欢

铁塘书事

鬼马萧萧踏暮云,花奴啼杀故将军。

雕弓不反腰间韔,玉貌空啼马上裙。

报国有心徒耿耿,驭兵无律竟纷纷。

关西太尉非华胄,谁撰麒麟石上文。

(0)

暮春六首·其二

先自花残故相恼,况值雨声催客愁。

狂吟夜半睡不得,起待清晨梳白头。

(0)

漫兴四首·其一

贫居村坞长无事,谁复能过野老家。

只有春风太情重,小桃深巷也开花。

(0)

咏吴桓王墓

城南桓王墓,高冢何穹崇。

昔为盗所发,冢开宝气空。

孱然一髫孺,挥棰定江东。

辟地余千里,义勇日已雄。

万岁期永藏,谁能锢幽宫。

英雄昔所在,燕麦摇春风。

(0)

不寐

中夜不成寐,起来看明月。

候虫吟一声,愁肠几回折。

愁肠折还续,宛转如环玦。

出户野踌躇,商飙倏已发。

商飙来何许,吹我头上发。

莫吹泪入河,添之作呜咽。

(0)

送包鹤州归湖上

西风江上赋归休,值雨那堪夜泊舟。

官路暝烟迷驿舍,郡城寒火出更楼。

到家正及湖田熟,在客先惊馆树秋。

还忆情人相别处,短亭孤棹共悠悠。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