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先曾大父丞郯城有惠政两邑求摄争之境上至今传以为异观风至此忾然有感》
《先曾大父丞郯城有惠政两邑求摄争之境上至今传以为异观风至此忾然有感》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郯子遗封旧,临淮去鲁迟。

云将山起伏,烟带草迷离。

地僻民风古,差多驿路疲。

留馀先泽在,行部使人思。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对先祖在郯城施政的怀念与追忆。首联“郯子遗封旧,临淮去鲁迟”以郯子为引,点明地点,暗示先祖曾在此地留下恩泽,而诗人前往此地的脚步却显得有些迟缓,暗含对先祖的敬仰与怀念之情。颔联“云将山起伏,烟带草迷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悠远、神秘的氛围,山峦起伏,云雾缭绕,草木迷离,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和先祖的功绩。

颈联“地僻民风古,差多驿路疲”则进一步展示了郯城的地理环境与人文风貌。地势偏远,民风淳朴,但往返的驿路却让旅人感到疲惫,这既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客观描述,也是对先祖施政影响的侧面反映,说明先祖的恩泽惠及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尾联“留馀先泽在,行部使人思”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先祖恩泽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先祖事迹的思考。即使先祖已逝,但其留下的恩泽依然存在,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思考如何继承并发扬先祖的精神与功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追忆,展现了对先贤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地方文化与历史的深刻反思,具有浓郁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偶题

一室萧然懒傍书,角巾孤啸问何如。

夕阳能使山远近,秋色巧随人惨舒。

苔渍碧花行不到,香残篆字睡应馀。

自怜得计归云晚,前日人间漫畏途。

(0)

途中寄高仲诏

飘零谁惜别,不赋送行诗。

独有悲秋客,难忘上垄时。

素心惭锦段,清泪湿琼枝。

塞马寒来健,夫君莫我思。

(0)

圆机宠示览先人元祐末廷试初考倡和诗编长句不胜感佩降叹如绅字韵直似刘梦得何幸得之辄复作增来诗之美

纷纷既晚宜无恨,尚忆当年献策人。

小子何能初跃马,大臣不肯旧垂绅。

叔孙处处偏知毁,景监人人总作因。

格律摅情如梦得,难禁孤泪湿新春。

(0)

即事呈德麟

学得浮云往复还,里中不出孰追攀。

九秋自与物情乐,一日须教我辈閒。

敢料都城有诗句,故应魂梦在山间。

今朝车上瓶无分,更可怜哉我阻艰。

(0)

席上有唱欧公送刘原甫辞者次日又有唱东坡三过平山堂辞者今联续唱之感怀作绝句

龙门不见鬓垂丝,莫唱平山杨柳辞。

纵使前声君忍听,后声恼杀木肠儿。

(0)

送春

雨里花开过,愁中燕到迟。

一春都寂寞,不作送春诗。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