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马萧萧踏暮云,花奴啼杀故将军。
雕弓不反腰间韔,玉貌空啼马上裙。
报国有心徒耿耿,驭兵无律竟纷纷。
关西太尉非华胄,谁撰麒麟石上文。
鬼马萧萧踏暮云,花奴啼杀故将军。
雕弓不反腰间韔,玉貌空啼马上裙。
报国有心徒耿耿,驭兵无律竟纷纷。
关西太尉非华胄,谁撰麒麟石上文。
这首明代诗人唐肃的《铁塘书事》描绘了一幅悲壮而沉郁的画面。首句“鬼马萧萧踏暮云”,通过“鬼马”和“暮云”渲染出一种阴森而苍茫的气氛,仿佛战马在黄昏时分的战场上孤独地踏步,暗示着战争的残酷与凄凉。
“花奴啼杀故将军”一句,以“花奴”(乐师)的哭泣声衬托出故将军的落魄与哀伤,表现出英雄末路的悲凉。接下来,“雕弓不反腰间韔”写出了英雄的武器闲置,不再用于战斗,象征着他的军事生涯已告一段落。
“玉貌空啼马上裙”则转向了女性角色,可能是将军的爱妾或家眷,她的美丽只能在战马上哭泣,表达了战乱中女性的无助与无奈。诗句“报国有心徒耿耿”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忠诚与遗憾,他们虽有报国之心,但现实却无法实现。
最后两句“驭兵无律竟纷纷”,批评了将军治军无方,导致士兵混乱,暗示了他军事上的失败。“关西太尉非华胄,谁撰麒麟石上文”以关西太尉的身份落笔,点出主人公并非出身显赫,暗示其命运的坎坷,同时也暗指他的功绩未能得到应有的记载和认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个人命运的无常,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