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洗尽泮宫尘,三载琴书又问津。
海阔正怜鸿去远,山深须遣雁来频。
沈郎风月诗俱瘦,谢老池塘草自春。
莫笑广文官独冷,长安一日看花人。
青衫洗尽泮宫尘,三载琴书又问津。
海阔正怜鸿去远,山深须遣雁来频。
沈郎风月诗俱瘦,谢老池塘草自春。
莫笑广文官独冷,长安一日看花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金涓在经历三年的学术生涯后,重返故乡永嘉雁荡的情景。首句"青衫洗尽泮宫尘",形象地写出诗人洗净书斋中的尘埃,告别过去的学习生活,暗示着一种归乡的清爽与期待。"三载琴书又问津",表达了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新起点的期盼。
接下来的两句"海阔正怜鸿去远,山深须遣雁来频",通过大海的辽阔和雁群的频繁往返,寓言自己如同大雁般渴望自由飞翔,也期待着与故乡亲友的频繁联络。"沈郎风月诗俱瘦",借用沈约的典故,表达诗人对清风明月的深情以及创作灵感的消减,流露出淡淡的落寞。
尾联"莫笑广文官独冷,长安一日看花人",以唐代诗人卢仝自嘲为"广文先生"的典故,表明自己虽身为官职不高(广文官),但并不孤独,因为还有如长安看花之人一般,欣赏生活中的美好。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学术追求的执着,也有回归乡土的温情,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黄鹄浴其羽,矫绝淩青苍。
黄鹄志四海,飞飞归故乡。
故乡得相见,四海徒相望。
燕识主人心,胡为恋屋梁。
精卫思填海,空水日已扬。
金石有变迁,沧桑岂足量。
不见蜉蝣子,楚楚明衣裳。
恶木非我阴,覆车非我粮。
闵彼事区区,引缴欲奚伤。
何事寻真羡十洲,崆峒奇胜倚天浮。
泉流瀑布千溪润,云护丹丘万壑幽。
壁上苍苔浑岁月,洞中瑶草度春秋。
关门紫气峰头现,嵩室清虚眼底收。
岭外春风摇皂盖,樽前柏叶映貂裘。
使君问俗凭多睱,乘兴登临属壮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