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桐斑驳冰纹断,雪色湖丝七缕绊。
凭将指下悟禅机,轻霜拂林秋籁微。
梵语清圆呗音细,吾师传琴即传偈。
身如槁木心如灰,一派清声空里曳。
古桐斑驳冰纹断,雪色湖丝七缕绊。
凭将指下悟禅机,轻霜拂林秋籁微。
梵语清圆呗音细,吾师传琴即传偈。
身如槁木心如灰,一派清声空里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琴僧的形象与境界,通过古桐、冰纹、雪色、湖丝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诗人以“古桐斑驳冰纹断”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古琴的年代久远和表面的沧桑感,冰纹断裂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接着,“雪色湖丝七缕绊”进一步渲染了琴的质感与美感,仿佛是冬日湖面上飘落的雪花与细腻的湖丝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凭将指下悟禅机,轻霜拂林秋籁微”两句,巧妙地将音乐与禅学联系起来,暗示琴声能引导听者进入心灵深处,体验到超越世俗的宁静与和谐。轻霜拂林,秋籁微动,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梵语清圆呗音细,吾师传琴即传偈”则揭示了琴僧的身份与修行方式,他不仅精通琴艺,更通晓佛法,通过琴声传达教义,使听者在音乐中领悟佛法的真谛。这里的“偈”指的是佛经中的短篇颂词,强调了琴僧通过音乐与佛法的结合,达到心灵与宇宙和谐统一的境界。
最后,“身如槁木心如灰,一派清声空里曳”是对琴僧内在修为的高度概括。身如槁木,形容其身体如同枯木一般,不为外物所动;心如灰,比喻心境平静如灰烬,无欲无求。一派清声在空中轻轻摇曳,既是对琴声美妙的赞美,也是对琴僧超凡脱俗境界的赞颂。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琴僧独特的艺术与精神追求,以及音乐与佛法之间的深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