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清跸出都城,圣主南郊展敬诚。
紫极氛消春日丽,黄坛尘静晓风轻。
鸡翘影逐龙舆动,鼍鼓声随象辇鸣。
欢溢臣民咸抃舞,此生何幸睹升平。
羽林清跸出都城,圣主南郊展敬诚。
紫极氛消春日丽,黄坛尘静晓风轻。
鸡翘影逐龙舆动,鼍鼓声随象辇鸣。
欢溢臣民咸抃舞,此生何幸睹升平。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皇帝南郊祭祀的壮观场景。首句“羽林清跸出都城”,以“羽林”象征皇家卫队,形象地展现了皇帝出行的庄严与肃穆,从京城出发,显示出帝王的威仪。接着,“圣主南郊展敬诚”点明了皇帝前往南郊进行祭祀活动,表达了对天地神灵的恭敬与虔诚。
“紫极氛消春日丽,黄坛尘静晓风轻”两句,运用了色彩对比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明、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紫色的天空与明媚的春日相映成趣,黄色的祭坛在清晨的微风中显得格外洁净,这些细节不仅美化了画面,也暗示了祭祀活动的神圣与和谐。
“鸡翘影逐龙舆动,鼍鼓声随象辇鸣”则通过动态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祭祀场面的庄重与宏大。鸡翘(鸡尾高举)的影子随着龙车的移动而摇曳,鼍鼓(一种大鼓)的响声伴随着象辇(大象拉的车)的行进而回荡,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展现了祭祀活动的规模,也体现了古代礼仪的精细与讲究。
最后,“欢溢臣民咸抃舞,此生何幸睹升平”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盛事的感慨。臣民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空间,大家手舞足蹈,共同庆祝这一太平盛世的到来。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社会安定的由衷喜悦,以及对能够亲眼见证这一美好时刻的庆幸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宏大的祭祀场景,不仅展现了古代礼仪的庄重与美感,也传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的深切祝愿。
点苍山色何奇哉,芙蓉朵朵天边开。
嶙峋直上九千仞,下视群岫皆蓓蕾。
夸娥不能移,巨灵不能劈。
南风十日吹不平,但见云开横铁壁。
琪花瑶草四时闲,幽致彷佛非人间。
千年老雪消不尽,龙湫六月生阴寒。
我欲乘风升绝顶,倒控苍虬凌倒景。
黄鹤仙人招不来,目断蓬莱五云境。
山水相逢任疏散,孟诸日夕歌声远。
大野春苗叶未齐,长川水草香犹短。
峡口泉萝隔世尘,云间鸡犬是秦人。
重林峰壑无归路,流水桃花几度春。
白头未悟丹砂理,纵酒狂歌鹖冠子。
一片孤云野鹤心,秋来梦著青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