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连太华,青翠望难分。
岭首明新旭,山腰暝白云。
玉攒光自照,波荡势成文。
应接宁知倦,清辉远送君。
荆山连太华,青翠望难分。
岭首明新旭,山腰暝白云。
玉攒光自照,波荡势成文。
应接宁知倦,清辉远送君。
这首诗描绘了荆山与太华山相连,青翠之色难以分辨的壮丽景象。诗人以“岭首明新旭,山腰暝白云”勾勒出日出时山峰明亮,云雾缭绕于山腰的动态画面。接着,“玉攒光自照,波荡势成文”两句,将山体比作晶莹的玉石,其光芒自然闪耀;而山间水流则形成波纹,展现出一种动态之美。最后,“应接宁知倦,清辉远送君”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虽身心俱疲却仍不愿离去,希望这清新的光辉能陪伴友人远行的心愿。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华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真挚情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特点。
画桥阴。倚阑干唤酒,凉月晒斜簪。
瘦鹤窥诗,老鱼听曲,花底残照初沈。
话前度、梅边影事,有小小、枝头并栖禽。
醉后乌丝,别时红帕,幽恨催临。
何事片云吹散,把吴天一碧,换作湘心。
箫市行歌,琴台坐啸,欢怨无处堪寻。
已多少、青春浪掷,更休问、曾掷几黄金。
好趁秋星渡河,不怕波深。
山暗黄茅,水明红叶,瘴国又催行旅。
风色围天吹渐紧,不肯让条鸦路。
停车枫径晚,听犬吠疏篱,谁家笑语。云深处。
知是翠微绝顶,榕阴儿女。
问侬独亸玉鞭,没情没绪。沉思毕竟何趣。
早烂锦霜花无数。曾识得春游人否。
有一雁微茫欲度。带来几点潇湘雨。
便付与蛮江,流他日夜秋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