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野渡春雪》
《和野渡春雪》全文
宋 / 卫宗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天教滕巽互驱驰,令下东皇莫敢违。

云擘碎绵迷眼界,山遮新黛抹腰围。

众芳被虐难争巧,二麦呈祥不用祈。

片片吹将入檐幕,佳人错认落梅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xuě
sòng / wèizōng

tiānjiàoténgxùnchílìngxiàdōnghuánggǎnwéi

yúnsuìmiányǎnjièshānzhēxīndàiyāowéi

zhòngfāngbèinüènánzhēngqiǎoèrmàichéngxiángyòng

piànpiànchuījiāngyánjiāréncuòrènluòméifēi

注释
天教:上天安排。
滕巽:这里可能指代人物或事物,具体未详。
东皇: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主宰,此处象征春天。
云擘碎绵:形容云彩破碎如丝绵。
新黛:新绿的颜色,比喻山色。
众芳:各种花卉。
二麦:可能指小麦和大麦,代表丰收。
檐幕:屋檐下的帷幕。
落梅飞:误认为是梅花飘落,可能是比喻或诗人的想象。
翻译
上天安排滕巽相互追逐,命令下达给东方之神也不敢违背。
云朵撕裂如碎绵,让人眼花缭乱,山峦遮挡,新绿如黛,仿佛在腰间轻轻涂抹。
众多花朵遭受摧残,难以展现出巧妙的姿态,而小麦带来吉祥,无需再祈求什么。
一片片花瓣被风吹入屋檐,美人误以为是梅花飘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雪初晴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美感。从语言上看,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描摹得栩栩如生。

"天教滕巽互驱驰,令下东皇莫敢违。" 这两句寓意深刻,通过对自然界天气变化的描述,表现出一种顺应自然、顺从天命的情怀。"滕巽"指的是云气的聚散,"东皇"则是古人对太阳或春季的尊称,这里暗示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景象。

"云擘碎绵迷眼界,山遮新黛抹腰围。" 这两句描写的是雪后的云层和山色,它们在诗人眼中形成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云擘碎绵"形容了云朵被风吹散成缥缈的模样,而"山遮新黛抹腰围"则是说山峦被淡淡的暮色所笼罩,形成了一种柔和而又层次分明的景观。

接下来的两句 "众芳被虐难争巧,二麦呈祥不用祈。" 描绘了雪后初春时节植物的生长状态。"众芳"指的是各种花草,"被虐"则是因为严寒而受损,"二麦"即小麦和大麦之类的农作物,这里表达了春季来临时自然界生机勃发,但又不需人为祈求便能自行生长。

最后两句 "片片吹将入檐幕,佳人错认落梅飞。" 则是诗人对雪花纷飞的细腻描写。"片片吹将"形容了雪花在风中轻盈地飘落,而"佳人错认落梅飞"则表现出一种误会,即美丽的人儿错误地认为飘落的是梅花瓣而非雪花,这里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慨和欣赏。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生命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作者介绍

卫宗武
朝代:宋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猜你喜欢

西江月·常把内真频看

常把内真频看,休教外景长侵。
尖竿尖上细搜寻。
正见婴儿弄影。
雅咏高吟叫笑,清风皓月吹临。
分开传作紫共金。
艳迸斗花万锦。

(0)

西江月·养甲争如养性

养甲争如养性,修身争似修心。
从来作做到如今。
每日劳劳图甚。
她把幽微搜索,便将玄理思寻。
交君稍悟水中金。
不肯荒郊做恁。

(0)

西江月·堪叹这般曲调

堪叹这般曲调。
感他石女吹箫。
山头漫说水频浇。
海底虚言火燎。
遭逢圆明正照。
真风广布金飚。
西江月里吃芝苗。
味味将来了了。

(0)

西江月·堪叹水流一道

堪叹水流一道。
须凭浩大添鼎千遭。
海心万丈袅竿牢。
定后尖生芝草。
会得功夫早早。
自然快乐陶陶。
西江月里采芝苗。
携去十洲三岛。

(0)

满庭芳 与战公望字复拆王字

论修行,翁唤住,人须要开张。
推密妙,玄里细消详。
默真功永固,淳厚,实行堪当。
中宝,花馥郁,上下似银霜。
望哲觑,中一点,便是明光。
谁会、白黑青,赤兼黄。
脉俱通九转,搬运、透出昆罔。
头看,前琼蕊,合此满庭芳。

(0)

西江月·堪叹一灵真性

堪叹一灵真性。
得来笑杀惺惺。
不烧香火不看经。
走入这条捷径。
便把那人喝定。
今朝说与叮咛。
西江月里最分明。
堪用家风清莹。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