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
《月》全文
宋 / 周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落照西山夜色浮,弯弯寒挂碧云头。

宝奁新样横眉黛,珠箔斜悬半额钩。

丹桂一枝初浅露,金波千里未圆流。

婵娟三五才成魄,散满清光四百州。

(0)
鉴赏

这首宋朝周邠所作的《月》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的静谧与美丽。首句“落照西山夜色浮”,以夕阳余晖映衬夜幕初降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渐入佳境的氛围。接着,“弯弯寒挂碧云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月亮在碧蓝夜空中的形态,仿佛是挂在云端的一片银白,既冷冽又温柔。

“宝奁新样横眉黛,珠箔斜悬半额钩”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美人横眉轻扫的黛眉和半开的珠帘,形象地展现了月亮的形态与光泽,同时也赋予了月亮以女性化的柔美与神秘感。

“丹桂一枝初浅露,金波千里未圆流”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宁静与祥和。丹桂的初露,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而金波未圆,则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未来的无限可能。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象,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向往。

最后,“婵娟三五才成魄,散满清光四百州”以“婵娟”形容月亮的美丽,表达了对月夜美景的赞叹。同时,“三五”指的是农历十五,也是月亮最圆的时候,这里用以强调月夜的圆满与和谐。而“散满清光四百州”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月光普照大地的壮观景象,给人以广阔的视觉感受和心灵上的震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周邠
朝代:宋   字:开祖   籍贯:杭州钱塘

杭州钱塘人,字开祖。仁宗嘉祐八年进士。神宗元丰中为溧水令,官至朝请大夫、轻车都尉。苏轼多与酬唱。
猜你喜欢

题竹杖化龙图

昔日长房有仙骨,兴落壶公白云窟。

别时相赠绿玉杖,骑度青山梦恍惚。

归来投杖葛陂去,烟波浩渺灵光发。

回惊天际翻玉涛,神龙隐隐云端没。

吁嗟数尺青琅玕,根缠风雪生光寒。

异物自有鬼神护,终当远去非人间。

织梭入网无人识,雷雨晦暝起空壁。

丰城宝剑出狱中,一跃延津云气黑。

由来变化多如此,费公竹杖何须惜。

君不见南阳有卧龙,草庐未顾居人群。

又不见傅岩之版筑,起向商家作霖雨。

信是人龙自有真,尘埃物色竟何人。

达人隐头角,独抱阳之精。

屈信顺化理,呼吸生风云。

绘工未必能图画,直令千古照汗青。

(0)

斋居书事

宦况怜今夕,孤怀傲世尘。

溪山足吏隐,苜蓿长园春。

昼静云移榻,阶閒雀近人。

古来毡亦冷,聊尔遂吾真。

(0)

越王台

越王城外越王台,古木阴阴庙宇开。

地入中原西楚后,邦分百粤晚唐来。

无诸碑在空寥落,有恨江流去不回。

为问君王钓龙处,夕阳满地伴蒿莱。

(0)

再游归宗岩

昔游当玄冬,兹来值朱明。

岁光倏尔变,眷言怆深情。

少壮易抛掷,短发不复生。

幽探在佳致,胜事谁能评。

高松结鹤居,深叶栖蝉鸣。

六月看山雪,千林响流莺。

紫云开玉台,青鸾控朱軿。

回首顾尘迹,飞身天上行。

白杨满山下,古坟相青峥。

感此地下魄,何用千岁名。

仙人非凡胎,丹砂不可成。

我来得清况,对酒当欢倾。

(0)

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鲁七星岩二十景诗·其四天阁晴岚

赤阑曲曲绕层台,风荡岚光水倒回。

一片青天涵石镜,菱歌原未有人来。

(0)

旅感·其一

塞北江南迢递,春花夜月阑珊。

送客无情芳草,催人有意青山。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