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袅袅玉楼中,一曲离鸾度晚风。
不是人前弄纤手,欲将幽恨托丝桐。
香烟袅袅玉楼中,一曲离鸾度晚风。
不是人前弄纤手,欲将幽恨托丝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情感的画面。首句“香烟袅袅玉楼中”,以“香烟袅袅”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神秘的氛围,玉楼则暗示了高雅的环境,为整个场景奠定了基调。次句“一曲离鸾度晚风”,通过“离鸾”这一意象,巧妙地传达了音乐如同离别之鸟穿越晚风的意境,既展现了音乐的飘逸与悠扬,也暗含了情感的深沉与复杂。
接下来的“不是人前弄纤手”,转折之处,诗人巧妙地避开了对演奏者直接的描绘,而是聚焦于她手指在琴弦上轻盈的动作,这种手法不仅避免了冗余的描述,更让读者能够通过想象,感受到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和情感的投入。最后,“欲将幽恨托丝桐”,将情感的表达推向高潮,通过“幽恨”二字,直接点明了音乐背后的情感深度,同时也暗示了演奏者可能内心的复杂情绪,以及她希望通过音乐来寄托和释放这些情感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场景的细腻描绘,成功地捕捉并传递了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敏锐的感知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
四坐且罢欢,听我悲哉行。
悲从中心发,轻言涕自零。
疾风吹难散,春阳不能平。
矫矫南山松,屈为虬龙形。
干霄自本性,焉用美好称。
宁为折蕙兰,安为令不芳。
但睹连城碎,谁睹改其光。
与世既殊辙,各自伸所长。
悲哉复悲哉,古今尚茫茫。
潮落泥滑澾,赤足步跋蹩。
年少不惯行,疾首齐蹙额。
空囊笑金尽,数家一被褐。
迤逦登彼岸,乍觉虎口脱。
半束残卷书,惟我宝衣钵。
遍地是干戈,畏彼道路夺。
息足村成市,盆鱼环泼泼。
秋阳烈如火,饮水疗焦渴。
流民本无家,撮米炊粗粝。
道旁相问讯,中心为恻怛。
石畔许徘徊,顿觉胸襟阔。
晚宿田夫家,炊烟起一抹。
桑绿处处蝉,养得天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