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桃园阻浅将易小舟一夜水大至复乘便风顷刻百里》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桃园阻浅将易小舟一夜水大至复乘便风顷刻百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此生与物妄相仇,欲往长嫌苦见留。

浅濑何知向人恶,涨溪岂复为公流。

雨痕忽到工催客,风信初来转打头。

举目汀洲都未改,忽添清兴满行舟。

(0)
翻译
我这一生与万物产生错误的敌意,总是渴望离开却常被挽留。
浅浅的溪流怎会了解我对人的厌恶,高涨的溪水又怎能再为我流淌。
雨滴突然落下仿佛在催促客人离去,风信子的气息刚来就直扑我的头。
放眼望去,汀洲景色依旧,忽然间,清新的兴致充盈了整条小舟。
注释
妄相仇:错误的敌意。
苦见留:常被挽留的痛苦。
浅濑:浅浅的溪流。
涨溪:高涨的溪水。
工催客:雨滴催促客人离去。
风信初来:风信子的气息刚来。
清兴:清新的兴致。
行舟:小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桃园阻浅将易小舟一夜水大至复乘便风顷刻百里》中的第十首。诗人以个人的生活体验,描绘了在旅途中遭遇的小插曲,展现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变化的豁达态度。

首句“此生与物妄相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与自然不协调的感慨,仿佛与万物产生了不必要的对立。接着,“欲往长嫌苦见留”则写出诗人想要前行却常被阻碍的无奈,暗示了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

“浅濑何知向人恶,涨溪岂复为公流”运用拟人手法,将溪流人格化,表达出对浅水阻路的不满,同时也揭示了自然力量的变化无常。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困境,反而在“雨痕忽到工催客,风信初来转打头”中,捕捉到了风雨带来的转机,暗示着即使面对逆境也能找到应对之道。

最后两句“举目汀洲都未改,忽添清兴满行舟”描绘了诗人放眼望去,尽管环境依旧,但心境却因突如其来的清兴而变得愉悦,舟行之快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畅快。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和自然的变幻,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柴门掩晴昼,往来人迹疏。

茅檐荫槐柳,鸣鸟近吾庐。

不为弹铗歌,奚愁出无车。

小圃时雨霁,提筐剪春蔬。

有酒还自斟,心与天壤俱。

览此山海篇,一一玩其图。

试问风月侣,知我意何如。

(0)

华阴怀古

西出潼关到华阴,油然清兴发胸襟。

希夷洞口荒苔合,玉女峰头古木森。

扪虱忆谈当世务,却金曾愧故人心。

可怜隐显俱陈迹,落日风寒起暮砧。

(0)

非烟非雾掩晴晖,九陌行人势莫违。

梁上曾因歌韵起,驿前长逐使旌飞。

几番雨打方归地,一阵风吹又上衣。

自是甘心云外客,纤毫不许到林扉。

(0)

鹊桥仙.自述

儒冠相误,虚名相误,衰病又还相误。

自怜身世总无成,乾枉了、青春虚度。

书生曾做,京官曾做,方面也曾亲做。

颠来倒去竟如何,只落得、一贫如故。

(0)

舞阳留侯庙二首·其一

信族豨夷越醢躬,太平无复用英雄。

高皇却堕先生计,世上何曾有赤松。

(0)

西园精舍

社近芳花烂漫开,不关风雨自沾苔。

幽禽惊避苍鹰逐,乱入香红飐下来。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