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溟蜃气结巍楼,九天日照成丹邱,文章五色烂瀛洲。
烂瀛洲,郁龙阁。图现河,书出洛。
沧溟蜃气结巍楼,九天日照成丹邱,文章五色烂瀛洲。
烂瀛洲,郁龙阁。图现河,书出洛。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以“沧溟蜃气结巍楼”开篇,巧妙地将海市蜃楼的虚幻与高楼的坚实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壮观的氛围。接着,“九天日照成丹邱”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阳光照射下的山丘比作红色的宝地,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色彩感和立体感。
“文章五色烂瀛洲”则将文字之美与传说中的仙岛相联系,暗示了知识与智慧的光辉,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文化与哲学的深意。接下来的“烂瀛洲,郁龙阁”,通过对比,将龙阁的雄伟与瀛洲的辉煌相互映衬,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
最后,“图现河,书出洛”两句,巧妙地将地理与历史元素融入其中,暗示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南风之歌久绝响,生民不作声希想。
声音之道与政通,审音知政惟丝桐。
堪嗟世道多翻覆,几度桑田变陵谷。
摩挲古物忆当年,人在春风和气天。
治世之音安以乐,斯琴当年羽衣作。
物换星移阅几周,不图今日为君留。
袖来赠与无弦客,得之何啻如圭璧。
籀文篆古未为奇,我思古人珍秘时。
古人不可得而见,见琴如见当时面。
安得寻声问爨人,为吾一洗琴上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