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路如何名白杨,白杨林木苦非良。
闻知宰树常多种,想见坟茔在两傍。
三国英雄尘一窖,六朝兴废字千行。
行人过此休惆怅,往古来今总浑茫。
此路如何名白杨,白杨林木苦非良。
闻知宰树常多种,想见坟茔在两傍。
三国英雄尘一窖,六朝兴废字千行。
行人过此休惆怅,往古来今总浑茫。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以白杨树为名的道路,诗人通过对白杨树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变迁和英雄辈出的感慨。"此路如何名白杨,白杨林木苦非良"一句,既是对景物的描写,也隐含着一种哀叹,因为白杨虽然美丽,但其生长迅速而寿命短促,似乎预示了某种不吉之兆。"闻知宰树常多种,想见坟茔在两傍"则是说这条路边的白杨树被人工栽植,而且因其易于成长,所以往往能看到墓冢,这使诗人联想到历史上无数英雄的命运。
"三国英雄尘一窖,六朝兴废字千行"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历史感怀。三国时期的英雄如今已化为尘土,而六朝兴衰的历史故事则被记录在无数文字之中,这些文字虽然繁多,但终究无法挽回历史的沧桑。
最后两句"行人过此休惆怅,往古来今总浑茫"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行者在这条路上,不禁感到心中的一种沉重和迷茫,因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些英雄事迹都如同烟雾,难以捉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传达了一种历史感怀和哲理思考,是一篇蕴含深意的抒情之作。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我友顾子敦,躯胆两俊伟。
便便十围腹,不但贮书史。
容君数百人,一笑万事已。
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
磨刀向猪羊,酾酒会邻里。
归来如一梦,丰颊愈茂美。
平生批敕手,浓墨写黄纸。
会当勒燕然,廊庙登剑履。
翻然向河朔,坐念东郡水。
河来屹不去,如尊乃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