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杨路》
《白杨路》全文
宋 / 马之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此路如何名白杨,白杨林木苦非良。

闻知宰树常多种,想见坟茔在两傍。

三国英雄尘一窖,六朝兴废字千行。

行人过此休惆怅,往古来今总浑茫。

(0)
翻译
这条路为何唤作白杨,白杨树林并非吉祥景象。
听说官家常在这里种树,想来坟墓应排列两旁。
三国豪杰的故事尘封在此,六朝兴衰的史书满目皆是。
过客经过这里无需伤感,古今过往都模糊不清。
注释
此路:这条路。
如何:为何。
名:命名。
白杨:白杨树。
苦非良:并非吉祥。
闻知:听说。
宰树:官家种植树木。
常多种:常常多种植。
坟茔:坟墓。
在两傍:排列在两边。
三国:指三国时期。
英雄:豪杰。
尘一窖:尘封如一窖。
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兴废:兴盛衰败。
行人:过客。
过此:经过这里。
休惆怅:无需伤感。
往古来今:古今过往。
总浑茫:模糊不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以白杨树为名的道路,诗人通过对白杨树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变迁和英雄辈出的感慨。"此路如何名白杨,白杨林木苦非良"一句,既是对景物的描写,也隐含着一种哀叹,因为白杨虽然美丽,但其生长迅速而寿命短促,似乎预示了某种不吉之兆。"闻知宰树常多种,想见坟茔在两傍"则是说这条路边的白杨树被人工栽植,而且因其易于成长,所以往往能看到墓冢,这使诗人联想到历史上无数英雄的命运。

"三国英雄尘一窖,六朝兴废字千行"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历史感怀。三国时期的英雄如今已化为尘土,而六朝兴衰的历史故事则被记录在无数文字之中,这些文字虽然繁多,但终究无法挽回历史的沧桑。

最后两句"行人过此休惆怅,往古来今总浑茫"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行者在这条路上,不禁感到心中的一种沉重和迷茫,因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些英雄事迹都如同烟雾,难以捉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传达了一种历史感怀和哲理思考,是一篇蕴含深意的抒情之作。

作者介绍

马之纯
朝代:宋

婺州东阳人,字师文,号野亭。孝宗隆兴元年进士。知徽州比较务。受知张栻,潜心经籍,究极六经诸子百家,人称茂陵先生。宁宗庆元间主管江东转运司文字。有《尚书中庸论语说》、《周礼随释》、《左传类编》、《纪事编年》及诗文集。
猜你喜欢

清平乐.渔父

阵鸿惊处。一网沈江渚。落叶乱风和细雨。

拨棹不如归去。芦花轻泛微澜。蓬窗独自清闲。

一觉游仙好梦,任它竹冷松寒。

(0)

浣溪沙·其四别杜叔高

这里裁诗话别离。那边应是望归期。

人言心急马行迟。

去雁无凭传锦字,春泥抵死污人衣。

海棠过了有荼蘼。

(0)

江神子/江城子·其一赋梅寄余叔良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0)

送顾子敦奉使河朔

我友顾子敦,躯胆两俊伟。

便便十围腹,不但贮书史。

容君数百人,一笑万事已。

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

磨刀向猪羊,酾酒会邻里。

归来如一梦,丰颊愈茂美。

平生批敕手,浓墨写黄纸。

会当勒燕然,廊庙登剑履。

翻然向河朔,坐念东郡水。

河来屹不去,如尊乃勇耳。

(0)

夜坐·其二

相伴青灯坐矮窗,老来计拙负年光。

画灰有句羞才短,就枕无眠畏夜长。

世路难跻缘峻崄,人情易见为炎凉。

知心却藉风和月,时度梅花一线香。

(0)

和罗巨济山居十咏·其三

只拥书千卷,何须屋万间。

新堂傍溪水,大字署蓬山。

恰有乘风客,来分半日闲。

自煎虾蟹眼,同瀹鹧鸪斑。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