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友顾子敦,躯胆两俊伟。
便便十围腹,不但贮书史。
容君数百人,一笑万事已。
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
磨刀向猪羊,酾酒会邻里。
归来如一梦,丰颊愈茂美。
平生批敕手,浓墨写黄纸。
会当勒燕然,廊庙登剑履。
翻然向河朔,坐念东郡水。
河来屹不去,如尊乃勇耳。
我友顾子敦,躯胆两俊伟。
便便十围腹,不但贮书史。
容君数百人,一笑万事已。
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
磨刀向猪羊,酾酒会邻里。
归来如一梦,丰颊愈茂美。
平生批敕手,浓墨写黄纸。
会当勒燕然,廊庙登剑履。
翻然向河朔,坐念东郡水。
河来屹不去,如尊乃勇耳。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送顾子敦奉使河朔》。从诗中可以看出,苏轼对其友顾子敦的才华和品格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借此展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先,“我友顾子敦,躯胆两俊伟”表明苏轼对顾子的尊重和赞赏,他将顾子的才能比作“躯”(体魄)与“胆”,意味着顾子不仅外在(躯)出众,而且内在(胆)也极具才华。
接着,“便便十围腹,不但贮书史”描绘了顾子敦的丰富学识,他的知识不只是体现在腹部之大,而是他的心中充满了书籍与历史,展现出一种博学多闻的形象。
“容君数百人,一笑万事已”则透露出苏轼对顾子的器量和胸怀的赞叹。顾子敦能够容纳众人,且一笑之间就能解决许多问题,显示了他宽广的胸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表达了苏轼对顾子的淡定态度,无论是长期居住在江海之滨,或是在人生的起伏中,他都能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不为世事所动。
“磨刀向猪羊,酾酒会邻里”则描绘了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顾子敦在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准备宴席上的食物,更是在与邻里交流,共享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归来如一梦,丰颊愈茂美”表达了苏轼对顾子的归来感到像是从一个美好的梦境中醒来,而顾子敦的面容更加丰润,显示出一种精神上的充实和美好。
“平生批敕手,浓墨写黄纸”则展现了顾子的文学才华,他一生都在用浓郁的墨水在黄色的纸上书写着他的思想与情感。
“会当勒燕然,廊庙登剑履”暗示了苏轼对顾子敦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但他依旧保持着勇往直前的决心。
最后,“翻然向河朔,坐念东郡水。河来屹不去,如尊乃勇耳”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友人的离别之感,以及对顾子敦坚定不移的品格的赞赏。他坐在那里思念远方的河流和东郡的水,而顾子的勇气如同河水一样,坚定而不可动摇。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顾子敦多方面才华与性格的描绘,展现了苏轼对友情深厚的情感以及他个人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