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济渎》
《济渎》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玉简投潭洞,金樽出石隈。

龙光蟠窟宅,蜃气结楼台。

卷地风雷起,掀天雨雹来。

人间为济渎,水底即蓬莱。

(0)
注释
玉简:古代书写材料,这里指珍贵的物品。
潭:深水池塘。
洞:洞穴。
金樽:贵重的酒杯。
石隈:岩石的缝隙或凹处。
龙光:龙的光芒,象征神秘和尊贵。
窟宅:洞窟中的居所。
蜃气:海市蜃楼,因光线折射形成的虚幻景象。
楼台:楼阁亭台。
卷地:席卷大地。
掀天:形容力量极大,能翻动天空。
济渎:古代神话中黄河的别称,象征水源。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
翻译
玉简投入深潭洞穴,金杯出自岩石角落。
龙光照亮了洞窟的居所,海市蜃楼般的景象幻化成楼台。
地面刮起狂风雷电,天空落下翻天覆地的冰雹。
人间这里是河流的源头,水下仿佛就是仙山蓬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融合了自然山水和神话传说。"玉简投潭洞,金樽出石隈",设想了一个仙界的入口,玉简与金樽象征着纯净无暇的仙物,从潭洞与石隈中投出,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龙光蟠窟宅,蜃气结楼台"则描绘了神龙居住的洞府和仙气缭绕的宫阙,充满了神秘与梦幻色彩。

下两句"卷地风雷起,掀天雨雹来",转而描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也暗示着仙境即将出现或是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到来。最后两句"人间为济渎,水底即蓬莱"则揭示了诗人的主旨,即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到了通往仙界的路径——济渎,而这个路径的尽头,是传说中的仙境蓬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神话元素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永恒与美好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即事六绝·其三

布衣蔬食且随缘,睡起时参柏子烟。

欲倚绳床拈白拂,何人真解意中玄。

(0)

诗赠富乐山海公长老

心地如今不动尘,大千境界百年身。

掩关明月上峰顶,满座清风生玉津。

雪岭松筠为节操,石楼钟磬度昏晨。

已同七老图岩壁,便是龙华会里人。

(0)

与诸友游杨氏池上呼王隐居小饮晚登书台·其一

微风度竹气,澹烟增树色。

探寻得佳境,滟滟一池碧。

藻荇纷纵横,鱼虾时跳掷。

同游好事者,喜我有此僻。

置酒助清赏,环坐藤阴侧。

白须比邻翁,怪语不自惜。

欲学三杯醉,相付一笑适。

酒罢循归途,翁亦返旧宅。

(0)

和荣安中二绝·其一

射洪春酒旧知名,更得新诗意已倾。

独与刘伶敦契好,山王不敢岂人情。

(0)

寄韩涧泉三首·其三

浮荣安可搴,高蹈何恨早。

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脩名随风翔,嘉遁若龙矫。

栖迟二十年,匣此不世宝。

灏露团红兰,凉吹发清昊。

因知吐芳讯,慰我夙昔抱。

(0)

赠徐微中画龙

阴阳变化万物从,其间至神惟真龙。

庸夫俗眼不得见,或跃或潜无定踪。

后来高士探元窟,素缣摹画求形容。

在昔擅名能几人,争为妍巧誇殊功。

东朐徐氏奋奇趣,俊笔醉挥欺古风。

为余好事辄写寄,老鳞苍鬣惊盲聋。

怒抟沧海喷白浪,暗拖暮雨横长空。

双双头角战初罢,奔腾半没寒云中。

只恐霹雳生坐上,爪牙活动拿寰穹。

轩昂当世称独步,贵臣褒誉闻宸聪。

黄金扇成争进入,雄声一日喧深宫。

从此毫端愈珍重,千岁万岁传无穷。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