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抱奇策,常苦不得伸。
及其利害出,倏已亡其人。
今古同此恨,愚智竟谁分。
哀哉老任公,英魄久已沦。
惟馀亭下柏,阅世盘深根。
纷纷凡草木,几变秋与春。
朝菌与蟪蛄,尽死我独存。
任公不及见,见其贤子孙。
请君利斯奇,仍复大其门。
志士抱奇策,常苦不得伸。
及其利害出,倏已亡其人。
今古同此恨,愚智竟谁分。
哀哉老任公,英魄久已沦。
惟馀亭下柏,阅世盘深根。
纷纷凡草木,几变秋与春。
朝菌与蟪蛄,尽死我独存。
任公不及见,见其贤子孙。
请君利斯奇,仍复大其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任仲微阅世亭》,是一首怀念和赞美前贤之作。诗中的“志士抱奇策,常苦不得伸”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有远大理想但未能实现的人物的同情与赞许。接下来的“及其利害出,倏已亡其人”则描绘了一种悲剧性命运,即这些志士往往在他们的理想得到实践时已经不幸离世。
诗中的“今古同此恨,愚智竟谁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这种现象的感慨,认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种悲剧命运都是令人痛心的,而不是智者和愚者的区别。紧接着,“哀哉老任公,英魄久已沦”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任仲微(即任公)的悼念。
“惟馀亭下柏,阅世盘深根”是对任仲微生前所建的“阅世亭”的描写,这里的“柏”象征着坚贞不屈和长存,而“深根”则寓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
以下几句“纷纷凡草木,几变秋与春。朝菌与蟪蛄,尽死我独存”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无常。
最后,“任公不及见,见其贤子孙。请君利斯奇,仍复大其门”则是一种寄托和期望,诗人虽然未能亲眼目睹任仲微,但通过他的后代,可以感受到他高尚的品格和智慧,因此希望人们能够发扬光大这份精神。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前贤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生命价值和文化传承等深刻主题的思考。
请赋林堂,林堂未成,吾何赋哉。
想胸中丘壑,山中风月,亭台几所,花木千栽。
应接光阴,品题胜概,须待堂成我再来。
听分付,是经行去处,莫放苍苔。吾曹不堕尘埃。
要胸次长随笑口开。
任江湖浪迹,鸥盟雁序,功名到手,凤阁鸾台。
它日相寻,有逾此约,酌水浮君三百杯。
闻斯语,有冠山突兀,袍岭崔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