畹兰未必因香折,湖象多应为齿焚。
兼济直饶同巨楫,自由何似学孤云。
秋深栎菌樵来得,木末山鼯梦断闻。
闲凭竹轩游子过,替他愁见日西曛。
畹兰未必因香折,湖象多应为齿焚。
兼济直饶同巨楫,自由何似学孤云。
秋深栎菌樵来得,木末山鼯梦断闻。
闲凭竹轩游子过,替他愁见日西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咸用所作,名为《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七)》。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山中隐居生活的诗句。
"畹兰未必因香折":开篇即以花香比喻,表达了不为外界所动摇的坚定心志。"湖象多应为齿焚":这里的“湖象”可能指水中的倒影,用来形容内心的平静与坚守。
"兼济直饶同巨楫":诗人使用了舟船比喻,表达了对友情和道义的珍视。"自由何似学孤云":借“孤云”之象,寓意超脱尘世、自在飞翔的精神境界。
"秋深栎菌樵来得":诗人以秋日里偶遇山中樵夫为契机,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木末山鼯梦断闻":这里的“山鼯”可能指一种小型哺乳动物,用来形容深山中的宁静与遥远。
"闲凭竹轩游子过":诗人描绘了自己悠然自得、倚靠在竹轩上的景象。"替他愁见日西曛":最后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游子的牵挂之情,虽身处深山,却仍能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心境。
二十登汉朝,英声迈今古。
适从东方来,又欲谒明主。
犹酣新丰酒,尚带灞陵雨。
邂逅两相逢,别来问寒暑。
宁知白日晚,暂向花间语。
忽闻长乐钟,走马东西去。
养病惬清夏,郊园敷卉木。
窗夕含涧凉,雨馀爱筠绿。
披怀始高咏,对琴转幽独。
仰子游群英,吐词如兰馥。
还闻枉嘉藻,伫望延昏旭。
唯见草青青,闭户沣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