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七》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七》全文
唐 / 李咸用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畹兰未必因香折,湖象多应为齿焚。

兼济直饶同巨楫,自由何似学孤云。

秋深栎菌樵来得,木末山鼯梦断闻。

闲凭竹轩游子过,替他愁见日西曛。

(0)
注释
畹兰:种植在畹地的兰花。
未必:不一定。
因香折:因为香气浓郁而被折断。
湖象:湖中的大象。
多应:大概。
为齿焚:因为牙齿被焚烧(可能指象牙被猎杀)。
兼济:同时帮助众人。
直饶:即使。
同巨楫:像大船一样承载重任。
自由:自由自在。
何似:怎能比得上。
学孤云:像孤云一样无拘无束。
秋深:秋季深沉。
栎菌:橡树上的菌菇。
樵来得:可供樵夫砍来。
木末:树梢。
山鼯:山中的鼯鼠。
梦断闻:在梦中被声音惊醒。
闲凭:闲暇时倚靠。
竹轩:竹制的小屋。
游子过:游子路过。
替他愁:为他们担忧。
日西曛:夕阳西下。
翻译
畹兰不一定因为香气而被折断,湖中的大象可能因为牙齿被焚烧。
即使想要兼济天下如同大船,又怎能比得上像孤云一样自由自在。
秋天深入,橡树上的菌菇可供樵夫砍来,山顶的鼯鼠在梦中也被伐木声惊醒。
闲暇时,我倚着竹轩,看着游子路过,不禁为他们担忧,因为夕阳西下,一天将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咸用所作,名为《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七)》。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山中隐居生活的诗句。

"畹兰未必因香折":开篇即以花香比喻,表达了不为外界所动摇的坚定心志。"湖象多应为齿焚":这里的“湖象”可能指水中的倒影,用来形容内心的平静与坚守。

"兼济直饶同巨楫":诗人使用了舟船比喻,表达了对友情和道义的珍视。"自由何似学孤云":借“孤云”之象,寓意超脱尘世、自在飞翔的精神境界。

"秋深栎菌樵来得":诗人以秋日里偶遇山中樵夫为契机,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木末山鼯梦断闻":这里的“山鼯”可能指一种小型哺乳动物,用来形容深山中的宁静与遥远。

"闲凭竹轩游子过":诗人描绘了自己悠然自得、倚靠在竹轩上的景象。"替他愁见日西曛":最后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游子的牵挂之情,虽身处深山,却仍能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心境。

作者介绍
李咸用

李咸用
朝代:唐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猜你喜欢

相和歌辞·相逢行

二十登汉朝,英声迈今古。
适从东方来,又欲谒明主。
犹酣新丰酒,尚带灞陵雨。
邂逅两相逢,别来问寒暑。
宁知白日晚,暂向花间语。
忽闻长乐钟,走马东西去。

(0)

杂曲歌辞·宫中调笑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
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0)

经少林精舍,寄都邑亲友

息驾依松岭,高阁一攀缘。
前瞻路已穷,既诣喜更延。
出巘听万籁,入林濯幽泉。
鸣钟生道心,暮磬空云烟。
独往虽暂适,多累终见牵。
方思结茅地,归息期暮年。

(0)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
岧峣青莲界,萧条孤兴发。
前山遽已净,阴霭夜来歇。
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
严城自有限,一水非难越。
相望曙河远,高斋坐超忽。

(0)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

同心忽已别,昨事方成昔。
幽径还独寻,绿苔见行迹。
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忧来结几重,非君不可释。

(0)

西郊养疾,闻畅校书有新什见赠,久伫不至,

养病惬清夏,郊园敷卉木。
窗夕含涧凉,雨馀爱筠绿。
披怀始高咏,对琴转幽独。
仰子游群英,吐词如兰馥。
还闻枉嘉藻,伫望延昏旭。
唯见草青青,闭户沣水曲。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