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似雪柳含烟,南地风光腊月前。
把酒且须拼却醉,风流何必待歌筵。
梅花似雪柳含烟,南地风光腊月前。
把酒且须拼却醉,风流何必待歌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赏花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和向往。
"梅花似雪柳含烟" 一句中,梅花被比喻为雪,形象地表达了梅花白色的纯洁与雅致,同时柳树含烟,则是春日微风轻拂下的柔和景象,展现出一种恬静而又不失生机的自然美。
"南地风光腊月前" 这一句讲述的是诗人观赏花卉的时间地点,是在腊月(农历十二月,即冬末春初)之前的南方地区,那里的风光已然展现出春天即将到来的生机与活力。
"把酒且须拼却醉,风流何必待歌筵。"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一种及时行乐、享受当下的情怀。在这里,“把酒”意味着举杯畅饮,而“拼却醉”则是尽情地享受酒精带来的快乐,忘却一切烦恼。"风流"指的是文人的雅致与洒脱,"何必待歌筵"则是在说,无需等待特定的场合或节日,只要有美好的事物,就可以随时享受,不必拘泥于形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传达了一种简约而不失韵味的生活哲学。
莱服根松缕冰玉,蒌蒿苗肥点寒绿。
霜鞭行茁软于酥,雪树生钉肥胜肉。
与吾同味蔊丝辣,知我长贫韭菹熟。
更蒸㹠压花层层,略糁凫成金粟粟。
青红饾饤映梅柳,紫翠招邀醉松竹。
擎将碧脆捲月明,嚼出宫商带诗馥。
赐幡羞上老人头,家园不负将军腹。
人生行乐未渠央,物意趋新自相续。
五十三翁日落山,三百六旬车转毂。
不妨细雨看梅花,且喜春风到茅屋。
带郭林塘尽可居,秫田虽少不如归。
荒烟五亩竹中半,明月一间山四围。
草卧夕阳牛犊健,菊留秋色蟹螯肥。
园翁溪友过从惯,怕有人来莫掩扉。
宛转回肠离绪,懒倚危栏,愁登高阁。
相思何处,人在绣帏罗幕。
芳年艳齿,枉消虚过,会合丝轻,因缘蝉薄。
暗想飞云骤雨,雾隔烟遮,相去还是天角。
怅望不将梦到,素书谩说波浪恶。
纵有青青发,渐吴霜妆点,容易凋铄。
欢期何晚,忽忽坐惊摇落。
顾影无言,清泪湿、但丝丝盈握。
染斑客袖,归日须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