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郭林塘尽可居,秫田虽少不如归。
荒烟五亩竹中半,明月一间山四围。
草卧夕阳牛犊健,菊留秋色蟹螯肥。
园翁溪友过从惯,怕有人来莫掩扉。
带郭林塘尽可居,秫田虽少不如归。
荒烟五亩竹中半,明月一间山四围。
草卧夕阳牛犊健,菊留秋色蟹螯肥。
园翁溪友过从惯,怕有人来莫掩扉。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平淡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带郭林塘尽可居”,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居所,林塘旁边,即使有郭城相伴,也足以安居乐业。接着,“秫田虽少不如归”表明诗人虽然田地不多,但对家园的眷恋胜过一切。
“荒烟五亩竹中半,明月一间山四围”,这里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荒烟袅袅,五亩竹林之中,月色洒满,一间小屋被连绵的山峦所环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居住环境。
“草卧夕阳牛犊健,菊留秋色蟹螯肥”则是对田园生活的一种美好描写。诗人在夕阳下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恩赐。
最后,“园翁溪友过从惯,怕有人来莫掩扉”,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待和欢迎,以及一种开放的心态。园中老翁(即诗人自己)与溪边的友人习以为常的相聚,让他害怕有亲朋好友来访时门扉被关上,错过了美好的相聚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细腻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
海风吹星落天地,寒芒烛地光参差。
金精不向土中死,龟山剑水含灵姿。
世代悠悠挺人杰,一卷遗书字难灭。
神骑箕尾轶浮埃,道焕奎文照馀雪。
李侯墨绶飞双凫,仙槎夜挽郎星孤。
馀杭旧惠有残碣,莫惜吊古过平芜。
坎坎兮击鼓,望君山兮屡舞。
陈烦辞兮仰空,渺夫君兮何所。
波四漫兮汤汤,会百川兮同量。
津无梁兮不可以涉,测地弥广兮度天愈长。
驾兰桡兮扬桂旗,飘风起兮又汩之。
浮余瓠兮水际,理余佩兮川湄。
众纷纭兮磔肥牛,顾玄醴兮增余羞。
陟虚坛兮伫立,徒终岁兮离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