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转回肠离绪,懒倚危栏,愁登高阁。
相思何处,人在绣帏罗幕。
芳年艳齿,枉消虚过,会合丝轻,因缘蝉薄。
暗想飞云骤雨,雾隔烟遮,相去还是天角。
怅望不将梦到,素书谩说波浪恶。
纵有青青发,渐吴霜妆点,容易凋铄。
欢期何晚,忽忽坐惊摇落。
顾影无言,清泪湿、但丝丝盈握。
染斑客袖,归日须问著。
宛转回肠离绪,懒倚危栏,愁登高阁。
相思何处,人在绣帏罗幕。
芳年艳齿,枉消虚过,会合丝轻,因缘蝉薄。
暗想飞云骤雨,雾隔烟遮,相去还是天角。
怅望不将梦到,素书谩说波浪恶。
纵有青青发,渐吴霜妆点,容易凋铄。
欢期何晚,忽忽坐惊摇落。
顾影无言,清泪湿、但丝丝盈握。
染斑客袖,归日须问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千里的《丹凤吟》,它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相思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中通过宛转的意象、懒倚的姿态,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怀念。
"宛转回肠离绪,懒倚危栏,愁登高阁" 这几句描写了主人公在高阁之上,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相思何处,人在绣帏罗幕" 表达了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而对方却身处锦绣的帏幕之中,两者之间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感。
"芳年艳齿,枉消虚过,会合丝轻,因缘蝉薄" 这几句则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美好时光不再的无奈和惆怅。诗人通过“会合丝轻”和“因缘蝉薄”来比喻两颗心灵之间脆弱而微妙的联系。
"暗想飞云骤雨,雾隔烟遮,相去还是天角" 这几句则描绘了一种天各一方、难以相见的情境。即便是内心深处的思念,也只能在云雾中遥寄,两人的距离宛如天涯。
"怅望不将梦到,素书谩说波浪恶" 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以及想要逃离这种痛苦,但又不得其门而入的心情。
"纵有青青发,渐吴霜妆点,容易凋铄。欢期何晚,忽忽坐惊摇落" 这几句则是对年华易逝、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顾影无言,清泪湿、但丝丝盈握。染斑客袖,归日须问著"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在回首往昔时的情景中沉默不语,只有泪水浸湿衣襟,而那份对过去的怀念犹如随身携带的污渍,将伴随着自己,直至归日。
总体而言,这首《丹凤吟》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无尽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