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曾子开舍人四月一二日扈从二首·其一》
《次韵曾子开舍人四月一二日扈从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万人齐仗足声匀,翠辇徐行不动尘。

夹道欢呼通老稚,从官杂遝数徐陈。

旌旗稍放龙蛇卷,旒冕初看日月新。

天遣雨师先洒道,农夫不复误占辛。

(0)
翻译
万人齐步声整齐,绿色的车驾缓缓移动没有扬起尘埃。
道路两旁的人们不论老少都在欢呼,随行官员纷繁有序地排列。
旗帜微微展开如龙蛇舞动,皇帝的冠冕如同初升的太阳和月亮般崭新。
上天派来的雨师提前洒下雨水,农民们不必再担心误了农时在辛日劳作。
注释
万人:形容人数众多。
翠辇:绿色的帝王车驾。
尘:尘土。
夹道:道路两侧。
老稚:老人和小孩。
从官:随从官员。
徐陈:有序排列。
旌旗:旗帜。
龙蛇卷:比喻旗帜飘动的样子。
旒冕:古代帝王的礼帽,上有装饰物。
天遣:上天派遣。
雨师:司雨之神。
占辛:占卜农事吉凶的日子,辛日通常指农忙的日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宏大场面。"万人齐仗足声匀"展现了队伍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壮观景象。"翠辇徐行不动尘"则体现了皇家仪仗的庄重与肃穆,连行进中的车辆都轻盈无声,仿佛不带起丝毫尘埃。沿途"夹道欢呼通老稚",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热烈欢迎,显示出民众对皇上的崇敬和爱戴。

"从官杂遝数徐陈"描述了随行官员众多而有序,队伍绵延不断。接下来的"旌旗稍放龙蛇卷"运用比喻,形容旗帜飘扬如龙蛇舞动,增添了动态美。"旒冕初看日月新"则通过皇帝的服饰和日月的意象,象征皇权的神圣与清新气象。

最后两句"天遣雨师先洒道,农夫不复误占辛"寓意吉祥,仿佛上天特意安排下雨湿润道路,让农民无需担心农事受到影响,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和福祉的期盼。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扈从出行的盛况,以及皇帝对百姓的关怀之情。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闻法夷夺踞台湾鸡笼炮台感愤有作

象郡正愁瓯脱坏,鸡笼又失炮台高。

射潮往事空强弩,横海威名盼大刀。

和战庙堂方水火,悲歌天地尽风涛。

弃繻请剑都无分,落日登楼首重搔。

(0)

得家报感作

思去愁千缕,摊来信两封。

雄心随逝水,大事付飞淙。

激愤眦长裂,悲歌发上冲。

恨无三尺剑,藉手斩元凶。

(0)

台湾八景

回殊漠北子卿身,六出何来伴雁臣。

排闼一峰疑砌玉,凝眸几点恍堆银。

炎方特为开生面,羁宦浑如遇故人。

金碧山川都看尽,矾头画稿觉翻新。

(0)

偶阅黄岘孙参军艺兰馆诗草中有甲申乙酉两年马江基隆纪事诗稽覈精详当日战守情形历历在目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洵统兵者之龟鉴也意有所感追和八首

一从互市遍闽东,海角频吹舶趠风。

破浪早忧鲸力厚,插天顿失虎门雄。

敌情要约还修礼,廷议羁縻适启戎。

枕上行师多掣肘,疆臣何自奏肤功。

(0)

挽张宫傅·其二

一棹苍烟北海滩,年来何意更弹冠。

名从黄阁真无事,心在青云岂自安。

帝子再开新霸府,诸侯皆擅旧登坛。

不须更向君平卜,欲去应嗟道路难。

(0)

题张司马若霳七夕乘槎图次六给谏韵四绝句·其三

海上巡行两见秋,未归人忆木兰舟。

披图愿借东风便,只向中原汗漫游。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