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漳河女,出身邯郸庭。
丝竹妙一世,纤手何泠泠。
清商有馀悲,慷慨为新声。
中曲若无人,含意已独明。
知音难再遇,红妆日夜零。
奋响发浮云,摧耳不能听。
十五漳河女,出身邯郸庭。
丝竹妙一世,纤手何泠泠。
清商有馀悲,慷慨为新声。
中曲若无人,含意已独明。
知音难再遇,红妆日夜零。
奋响发浮云,摧耳不能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邯郸庭院中出生的十五岁少女,她擅长丝竹,手指轻盈,技艺高超。她的音乐既有清商的余韵,又充满慷慨激昂的新声。在演奏的过程中,似乎能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即使在曲子的中间部分,也仿佛能洞察到她的心意。然而,知音难觅,她的美丽与才华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逝。她的音乐如同飘荡的浮云,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无法忽视其震撼人心的力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少女音乐才华的卓越以及命运的无奈,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