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虽非寿,休嗟不慭遗。
赏延姑可待,子贵竟何迟。
异鹊惊蝉蜕,凄风落木芝。
乘骢千里客,歌罢不胜悲。
五十虽非寿,休嗟不慭遗。
赏延姑可待,子贵竟何迟。
异鹊惊蝉蜕,凄风落木芝。
乘骢千里客,歌罢不胜悲。
此诗为宋代诗人李廌所作,体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亲人早逝的哀伤。开篇“五十虽非寿,休嗟不慭遗”表达了对五十岁即去世者的惋惜之情,认为这样的年龄并非自然寿终,但却已然无可奈何。
接着,“赏延姑可待,子贵竟何迟”则是诗人对于亲人可能尚在的希望和对逝者早逝的不解。这里的“赏延姑”指的是希望能多些时间与亲人相处,而“子贵竟何迟”则是在问,为何命运如此仓促。
第三句“异鹊惊蝉蜕,凄风落木芝”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异鹊惊蝉蜕”形象地表现了秋风中昆虫被惊飞的场面,而“凄风落木芝”则是对枯叶纷飞、秋意浓重氛围的描绘。
最后两句“乘骢千里客,歌罢不胜悲”表达了诗人在远行途中,回想逝者而感慨万分。尽管身处千里之遥,但心中的哀思并未减轻,每当唱罢悲歌,便更添几分无法承受的悲痛。
整体来看,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