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午元夕六首·其五》
《丙午元夕六首·其五》全文
明 / 何吾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春事催残杨柳枝,明朝蓑笠又江湄。

荡游正好穷今夜,却数闺中是别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情感的流转,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感观察。

首句“春事催残杨柳枝”,以“春事”点出季节,暗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催残”二字则赋予了杨柳枝以生命感,仿佛它们在春天的催促下逐渐凋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杨柳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此处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次句“明朝蓑笠又江湄”,转而描写第二天清晨的情景,诗人想象自己将再次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来到江边。这里的“又”字,不仅强调了这种行为的重复性,也暗示了诗人对江边生活的喜爱或某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江边作为背景,既提供了自然的宁静与辽阔,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之处。

第三句“荡游正好穷今夜”,表达了诗人想要尽情享受夜晚的游荡,似乎在寻求一种释放或逃避。这里的“穷”字,既有穷尽之意,也暗示了诗人可能在寻找某种极致的体验或情感的满足。这句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游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最后一句“却数闺中是别期”,转折到对家人的思念,点出了诗人游荡背后的深层情感。这里的“却数”意味着诗人意识到,尽管外界的游荡令人向往,但真正的归宿和牵挂还是在家中的亲人。这一句揭示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既是对自由与冒险的向往,也是对家庭责任和情感联系的深刻体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何吾驺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猜你喜欢

护国寺

护国祗园已有年,胜迹灵踪传日下。

谁知今日梵王宇,乃是前元丞相舍。

我屡经过未临顾,问古寻诗其可罢。

初冬清跸移御园,道便琳官一停驾。

重扃狞有开明守,曲砌明争越绫砑。

森然乔木荫玉墀,纷若丰碑傍云榭。

天人帝释各殊相,或喜而龂怒而咤。

夜摩兜率六欲天,其次脩罗鬼王伯。

能仁端居乃无为,信有三摩司造化。

试思舍宅福何在,墨胎翁妪相看乍。

幞头凤帔易旧装,祗博腐儒相奖借。

道同岂必繫衣冠,雀弁黄收异周夏。

北魏金辽率殷鉴,谬云复古罪无赦。

当年燮理责难辞,翁而有知首肯谢。

甲第潭潭富且宏,周览规模增感讶。

隔街燕国有赐居,其门如水才三架。

(0)

驻跸喀喇河屯行宫偶作

昭邱结宇敞轩楹,赢得岚光四面并。

花冒露开刚席展,山迎客到正秋清。

雨霏绣壤禾添馥,风度单椒树有声。

一路西成经快睹,得教岩馆暂怡情。

(0)

秋日即目用唐太宗爽气澄兰沼诗八句为题各赋一首·其一爽气澄兰沼

欲识秋来意,先从水面看。

蓼风奏微爽,荷影荡轻澜。

镜朗游鳞避,纨铺宿鹭安。

长天正一色,谁挂月轮团。

(0)

移竹·其二

苔滑泥融著意锄,才依文石便扶疏。

瓯香研净绿阴里,暂遣心閒好读书。

(0)

闻鸠

岂是安排静六情,清斋自觉道心生。

绿郊刚喜含烟润,又听鸣鸠唤雨声。

(0)

御花园首夏·其一

宿雨轻烟罨绮棂,尚馀春色博山屏。

苍松四季曾无改,也觉虬枝分外青。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