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谯楼》
《谯楼》全文
宋 / 赵崇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霜满谯楼报五更,道人睡稳几曾听。

金街应有朝天客,佩马禁寒望晓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áolóu
sòng / zhàochóng

shuāngmǎnqiáolóubàogèngdàorénshuìwěncéngtīng

jīnjiēyìngyǒucháotiānpèijìnhánwàngxiǎoxīng

注释
谯楼:古代城楼上的更楼,用于报时。
五更:一夜分为五个时辰,五更是黎明前的时刻。
道人:指修道之人,可能是指僧侣或道士。
睡稳:熟睡,安稳地入睡。
金街:京城中的繁华街道,代指朝廷或皇宫。
朝天客:指朝见皇帝的官员或者使者。
佩马:官员出行时随身携带的马,配有装饰。
禁寒:皇宫禁地,寒冷之意,也可能指清晨的寒气。
晓星:拂晓时分的星星,象征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
翻译
霜花覆盖了谯楼,报时已到五更深处,
修道之人沉睡未醒,这样的报时声他可曾听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晨时分的情景。"霜满谯楼报五更",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冬夜寒冷,谯楼上霜雪覆盖,报时的钟声穿透静谧,宣告黎明将至。然而,"道人睡稳几曾听",这里的道人(可能指修道之人)却沉浸在深沉的睡眠中,似乎并未察觉这报晓的钟声。

接下来的两句"金街应有朝天客,佩马禁寒望晓星"则转向想象,诗人想象着京城中的官员或使者(朝天客)在寒冷的清晨,披挂着冰冷的佩饰,骑着马匹,凝视着东方即将升起的晓星,准备迎接新的一天。通过这样的画面,诗人寓言了社会秩序和职责的坚守,即使在严寒之中也不忘职责所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黎明前的寂静与即将到来的活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社会秩序的敬意。

作者介绍

赵崇嶓
朝代:宋

赵崇嶓字汉宗,号白云,南丰人。生于庆元四年(1198),商王元份八世孙。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授石城令,改淳安。尝上疏极论储嗣未定及中人专横。官至大宗正丞。卒于宝祐四年(1256)以前。有《白云稿》。《宋史·宗室世系表》:商王元份九世孙汝悉长子。诗词兼有。
猜你喜欢

靖安刘节妇诗

春花逐飘风,不复返故枝。

妇人守中闺,死别生不离。

借问闺中妇,守此将为谁。

岂但伤所天,恒恐宗事隳。

念昔初嫁日,委币充房帷。

母也为我笄,姊妹为我缡。

祝我出门去,事夫永相宜。

夫家庭前树,两见春葳蕤。

下有紫鸳鸯,双双戏清池。

思同郑鸡鸣,忍歌秦扊扅。

君子不百年,弃捐忽如违。

高堂无老姑,所有乳下儿。

不知后生死,身在义则随。

势弱将易摇,众言生间危。

譬彼鸟方鷇,阚窥笑群鸱。

又如孤栖燕,徒劳飞雀思。

亲戚来相看,怜我青娥眉。

叹息劝且言,悯我寒与饥。

含悽谢所亲,抆泪洗铅脂。

指天唾出血,誓死终不移。

结髦覆儿额,裹衣承涕洟。

妾身未即死,会见成人时。

夜绩坐达晨,晨理机中丝。

卖丝教买书,读书以为资。

上承祖先祀,下衍嗣续期。

忽忽八十馀,子孙足娱嬉。

甘旨虽在口,终然有馀悲。举案奉岁时,升堂陈棬?。

被服岂无华,终乐缟与綦。

明明王令尹,具录上府辞。

母死不待旌,乡里嗟惜之。

我识贤母孙,温克而令仪。

能言小学训,实自祖母师。

外有女鉴书,谆谆诲贞慈。

遭燬乃弗传,念之涕交颐。

嘅彼穹壤间,孰不躬秉彝。

安静或反悖,仓皇竟摧萎。

岂知妇女辈,颠沛终自持。

岩岩绣谷山,望之俨馀姿。

太史倘有徵,视我贞节诗。

(0)

春日述怀五首·其三

三农苦告雨,苗腐麦恐无。

陵衍卒骞崩,涔污拟瀛湖。

居人惧沈垫,行者愁沾濡。

明明青皇令,阳德乃不敷。

至仁本滋育,岂曰肆毒荼。

所忧后炎赫,閟啬成焦枯。

(0)

和顾东白囧卿归田倡和集原韵

九重纶命下公车,得许东归意自如。

青琐当年同仗马,碧山今日复焚鱼。

三竿红日堪消酒,半榻清风称读书。

更羡临行投赠者,阳春欲和愧琼琚。

(0)

春夜

病骨偏宜睡,呼童早闭门。

孤灯侵夜短,薄絮向春温。

雨翳钟声杳,风惊犬吠喧。

谁怜汉司马,今已老文园。

(0)

送兰溪金明府赴召北上

送君驰驿去,江上雨初晴。

一鹤同琴往,双凫拂棹行。

掖垣新视草,花县旧知名。

闻说朝阳凤,偏从盛世鸣。

(0)

竹梧轩晨起

夜饮归来晚,晨眠起较迟。

日高烟未散,春入鸟先知。

自觉心如水,宁言鬓似丝。

疏狂时共弃,独乐复何疑。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