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东西洞,无烦割紫云。
青花虽复尔,绿髓不如君。
久握成温玉,轻研许翠裙。
蕉间天一尺,日夕吐氤氲。
自此东西洞,无烦割紫云。
青花虽复尔,绿髓不如君。
久握成温玉,轻研许翠裙。
蕉间天一尺,日夕吐氤氲。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绿端砚为严藕渔宫允作(其五)》中的一节,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绿端砚的独特魅力。诗中以“自此东西洞,无烦割紫云”开篇,巧妙地将绿端砚与自然界的美景相联系,暗示了砚石的珍贵与美丽。接下来,“青花虽复尔,绿髓不如君”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赞美绿端砚独特的色泽和质地,强调其超越其他石材的独特之处。
“久握成温玉,轻研许翠裙”则进一步描绘了使用绿端砚时的美妙体验,无论是长时间的把玩还是轻轻研磨,都能感受到如同温润玉石般的质感,仿佛能穿上翠色的裙子,充满了生动的想象力和艺术感。最后,“蕉间天一尺,日夕吐氤氲”以蕉叶间的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绿端砚不仅是一件实用的文房用品,更是一种能够激发灵感、增添文人雅趣的艺术品。
整首诗通过对绿端砚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材质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文房之物独特情感的寄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审美追求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想象。
生平颇爱酒,未尝自斟酌。
一与佳宾遇,陶然不复却。
虽得一醉欢,伤生莫自觉。
况复多谬妄,空为俗所薄。
静言思利己,一止良不恶。
东邻有父老,顾我忽大噱。
与子共秃翁,忍弃手中爵。
酒为荣卫桢,多忧正相搏。
呼儿漉新酿,且复共酬酢。
醉罢各相恕,谁能责狂药。
远客归未得,东风冷尚严。
烧痕山顶秃,春色柳眉尖。
病久医方熟,贫深酒债添。
浮生欲何以,朝暮为齑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