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百年归胜地,淹留一向到花源。
桥连浦港蒹葭水,山入田原烟雨村。
亦有疏钟来翠霭,看孤月动黄昏。
此时身世双愁绝,且共渔樵尽酒尊。
风景百年归胜地,淹留一向到花源。
桥连浦港蒹葭水,山入田原烟雨村。
亦有疏钟来翠霭,看孤月动黄昏。
此时身世双愁绝,且共渔樵尽酒尊。
这首清代诗人徐枋的《西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画卷。首句"风景百年归胜地"表达了诗人对西堰这片优美景色的深深眷恋,仿佛这里是他心中的理想归宿。"淹留一向到花源"则写出诗人在此地流连忘返,如同陶渊明般向往桃花源般的隐逸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桥连浦港蒹葭水,山入田原烟雨村"细致描绘了西堰的自然景观,桥梁横跨在芦苇丛生的水边,远处的山峦与田野相连,被烟雨笼罩的村庄更显朦胧和静谧。"亦有疏钟来翠霭"进一步增添了宁静的氛围,远处寺庙的钟声穿透翠绿的雾霭,带来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看孤月动黄昏"描绘了傍晚时分,孤独的月亮升起,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寂寥与深沉。最后,诗人感慨"此时身世双愁绝,且共渔樵尽酒尊",表达出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身心疲惫,唯有借酒消愁,与渔夫樵夫共度时光,寻求心灵的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堰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清幽淡泊的隐逸情怀。
长天云茫茫,流水去不返。
寂寥不可呼,死者日已远。
旧事常在心,思之辄泪眼。
修昼劳怅想,寒夜百展转。
梦里时相逢,醒后细思忖。
门前青衿子,相顾吾安忍。
罗衣叠空箱,久矣废檀板。
月明燕子楼,风清荷花馆。
置之勿复道,此念增缱绻。
自怜妾薄命,鸳衾为谁煖。
冉冉冥中魂,尚或暗相管。
邻家琴声悲,精爽竟难挽。
琴调何凄凉,闻是广陵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