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沈景修宗博示试院书事二章次其韵·其一》
《沈景修宗博示试院书事二章次其韵·其一》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岩谷何人叹久幽,纻袍一一赴兼收。

衔枚尽欲成坚敌,怀璧浑疑忌暗投。

独讶终篇惜鸡肋,更须添烛校蝇头。

文章到此无殊律,共赋菁莪汎汎舟。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名为《沈景修宗博示试院书事二章次其韵(其一)》。诗中描绘了在试院中的一系列场景和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人事的洞察与感慨。

首句“岩谷何人叹久幽”,以岩谷象征试院的深邃与幽静,引出对其中人物命运的深思。接着,“纻袍一一赴兼收”描绘了考生们穿着简朴的纻袍,满怀希望地进入试院的情景,暗示了他们对功名的渴望与追求。

“衔枚尽欲成坚敌,怀璧浑疑忌暗投”两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考生们在考试中的紧张与谨慎,以及对可能存在的不公与猜疑的担忧。这里“衔枚”比喻默默努力,“怀璧”则指自身才华,而“暗投”则暗示了对不公平竞争的警惕。

“独讶终篇惜鸡肋,更须添烛校蝇头”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考试过程的观察与思考。他惊讶于考生们对考试结果的纠结与不舍,同时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即使是最微小的错误也可能影响最终的评判。

最后,“文章到此无殊律,共赋菁莪汎汎舟”总结了对考试制度的反思,指出文章的评价不应仅局限于形式上的规则,而应关注其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如同泛舟于菁莪之水,追求知识与智慧的航行。

整首诗通过对试院生活的细腻描绘,反映了古代科举制度下考生们的心理状态与社会现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教育公平与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赞成功.忆梁园客夏,避暑开元寺南湖草堂,与徐恭士、宋牧仲家、亦人别驾、子万四舍弟、僧雪笠日夕谈宴。别来遂及一载,词以志忆

好风凉夜,新月疏桐。一年前事尚濛濛。

记曾避暑,梁孝园中。野塘水碧,古寺墙红。

溪友词客,雨笛霜篷。弄人衫子钓丝风。

别来一载,憔悴江东。南湖鱼鸟,定也怜侬。

(0)

苏幕遮

陌柳黄,池波皱,年去年来,只有春依旧。

不减罗衫寒尚透,雨雨风风,做出清明候。

长蘼芜,开豆蒄,一掬闲情,暗惹人消瘦。

忽忆花阴初见后,半晌无言,错把鸳鸯绣。

(0)

城头月三首·其一

他乡见月能凄楚,天气偏如许。

一院虫音,一声更鼓,一阵黄昏雨。

孤灯照影无人语,默把中秋数。

荏苒华年,更番离别,九载天涯度。

(0)

暗香

翠阴如沐。趁槿篱数转,芳塍环曲。

种种妙香,不辩蘅芜与熏陆。

清未才通鼻观,浑疑入诸天香国。

又恰似远水深山,兰意澹空谷。芬郁。依翠麓。

怡艳扫晚华,粉腻新竹。露溥云绿。

襟袖过时染清馥。

还胜春风绚烂,偏媚此闲中幽独。待采采,归去也。

不盈一掬。

(0)

雪景

愁云灭没无飞鸟,新水微茫有断津。

谁识溪南千垒玉,输他高阁倚阑人。

(0)

崇义院杂题·其九

修廊如洗断尘嚣,白粉墙围碧瓦寮。

拥鼻徐行成独咏,晚风吹乱石芭蕉。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