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蒋文学三首·其二》
《赠蒋文学三首·其二》全文
宋 / 俞德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庞眉鹤发一诗翁,肯伴渔夫理钓筒。

芦溆柳塘新涨外,竹篱茅舍晚烟中。

乡书再捧衣犹白,村酒频沽颊借红。

万事无言归一笑,仲车元不是真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诗人与渔夫共度时光的宁静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

首句“庞眉鹤发一诗翁”,以“庞眉鹤发”形象地刻画了老诗人的外貌特征,头发如鹤羽般洁白,眉毛浓密,展现出岁月的痕迹。一个“一”字,简洁有力,强调了诗翁的独特身份。

接着,“肯伴渔夫理钓筒”一句,通过“肯伴”二字,表达了老诗人愿意与渔夫一同垂钓的情景,展现了他的随性与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暗示了诗翁与自然的亲近关系。

“芦溆柳塘新涨外,竹篱茅舍晚烟中”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乡村风光图。芦苇与柳树环绕的池塘,新涨的水面映衬着竹篱与茅舍,在傍晚的烟霞中显得格外宁静与和谐。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乡书再捧衣犹白,村酒频沽颊借红”则进一步展示了诗翁的生活状态。他手持书信,衣着朴素,显示出他的简朴生活;而“村酒频沽颊借红”则通过饮酒后的脸颊泛红,生动地描绘了诗翁在乡村生活的愉悦与自在。

最后,“万事无言归一笑,仲车元不是真聋”两句,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诗翁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他面对生活的种种,选择一笑置之,不为世俗所累,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令人敬佩。同时,引用“仲车”(即孔子的学生子路)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诗翁并非真正的聋哑,而是选择了沉默与智慧地面对人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老诗人在乡村生活中悠然自得、淡泊名利的高洁品质,以及他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俞德邻
朝代:宋   籍贯:自号太玉山   生辰:1232~1293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五十五

秋江清浅时,白露和烟岛。

支筇寂寞中,望断无人到。

(0)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一二○

一年十二月,此月乃当尽。

一月三十日,此日方起头。

此日即是寻常日,那里是起头处。

此月即是寻常月,那里是尽头处。

(0)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一○九

内空外空内外空,四大五蕴不可得,山河大地不可得。

不可得亦不可得,舜若多神面皮黑。

(0)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三十三

作者相逢,你西我东。水归沧海,月上孤峰。

放出城中老鼠,咬杀村里大虫。

因甚如此,闽蜀同风。

(0)

颂古四十四首·其二十九

骨裹皮兮皮裹骨,大随放出辽天鹘。

东西南北谩抬眸,不知已过新罗国。

(0)

金华圣者赞

饱啖猪头肉,长斋不吃素。

莫言滋味别,要且少盐醋。吽吽,大有著你处。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