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露气冷,明月忽已低。
推窗此何时,蛩螀互悲凄。
乃知南豅山,更有南豅溪。
樵歌起老叟,牧笛吹童儿。
百年漫戚欣,千载劳是非。
口心忽相语,不闲尚奚为。
磊磊千枝松,洋洋万顷陂。
偃蹇衡茅下,匪惧寒与饥。
午夜露气冷,明月忽已低。
推窗此何时,蛩螀互悲凄。
乃知南豅山,更有南豅溪。
樵歌起老叟,牧笛吹童儿。
百年漫戚欣,千载劳是非。
口心忽相语,不闲尚奚为。
磊磊千枝松,洋洋万顷陂。
偃蹇衡茅下,匪惧寒与饥。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谧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命的哀愁。诗人以午夜露气的寒冷和明月的低垂开始,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沉的氛围。推窗所见的蛩螀互悲凄,不仅映照出自然界的生命之哀,也暗示了人世间的无常与悲哀。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远方的南豅山与溪流,通过“樵歌”与“牧笛”的声音,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这些声音仿佛是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象征,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上,而是转向对人生百态的思考。“百年漫戚欣,千载劳是非”,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世事纷扰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思。在这样的思考中,诗人似乎意识到,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反思才是最为重要的。
最后,诗人以“磊磊千枝松,洋洋万顷陂”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借“偃蹇衡茅下,匪惧寒与饥”表达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对物质追求的淡泊。这种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作品。
枯杨不再芳,残花不再扬。
下士忽愁苦,斯人已沦亡。
沦亡岁月迁,昨梦在我傍。
觉来不见君,神思空旁皇。
旁皇何所之,愿言携酒浆。
寻君墓前道,空山石苍苍。
苍山万古色,人命有短长。
乡井嗟决绝,魂当随鸟翔。
青云为君衣,白云为君裳,君已契冲穆,岂复含悲伤。
斜日下寒天,存者长相望。
岩势束奔江,破空一千尺。
南来非太华,何有巨灵擘。
颇闻石室内,鍊颜富琼液。
千春羽客蜕,一旦金仙宅。慈云冻不飞,凝作苍玉■。
时看驯鸽舞,远若江鸥白。
洞口题名多,古人皆陈迹。
即事聊成咏,微名何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