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烟佳处放归桡,吟坐篷窗首屡搔。
万壑千岩争献状,三江九堰自忘劳。
尚多菡萏张秋锦,少待蟾蜍印夜涛。
缭碧森青谁子宅,未容载酒访清高。
风烟佳处放归桡,吟坐篷窗首屡搔。
万壑千岩争献状,三江九堰自忘劳。
尚多菡萏张秋锦,少待蟾蜍印夜涛。
缭碧森青谁子宅,未容载酒访清高。
这首宋诗《鉴湖道中》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描绘了诗人行舟于鉴湖沿途所见的美景和心境。首句“风烟佳处放归桡”写诗人乘船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悠然前行,放下船桨,享受这宁静的时光。第二句“吟坐篷窗首屡搔”则刻画出诗人一边吟咏诗歌,一边用手轻抚船窗,流露出思索与惬意。
接下来,“万壑千岩争献状”运用拟人手法,形容山峦层叠,仿佛争相展示各自的风貌,展现出大自然的生动与活力。“三江九堰自忘劳”则表达了诗人沉浸在美景中的忘我之态,即使劳顿也浑然不觉。
“尚多菡萏张秋锦”描绘了湖面上荷花盛开如秋天的锦绣画卷,增添了季节的色彩和生机。“少待蟾蜍印夜涛”借月光映照湖面,暗示夜晚的静谧与诗意,期待着月光下更动人的景象。
最后一句“缭碧森青谁子宅,未容载酒访清高”以碧绿的湖水和青翠的山林隐喻诗人的理想境界,表达出诗人渴望寻觅一处清幽之地,与志同道合者共饮畅谈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鉴湖的自然风光,同时也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凤兮凤兮,何睹之艰。一出于虞廷,再鸣于岐山。
迩来三四千年间,寂寥兮不闻不见,徒闻凡鸟声间间。
梧桐兮萋萋,竹实兮离离。
迟尔之来兮,览德辉而下之。
一鸣兮使我朝廷清,法度贞,三台明润无搀枪。
再鸣兮使我四海平,礼俗成,百蛮朝贡无甲兵。
鸟中之凤人中豪,河东之薛隆中庞。
谢家池上名俱高,毛翁之鸣当云霄。
有雏丹穴文九苞,龙文燕颔谁可曹。
毛生毛生真凤毛,一鸣兮再鸣兮,吾将侧耳听尔于明盛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