曈昽曙色自东方,玉殿分行坐两旁。
百辟趋跄同虎拜,九重肃穆俨龙光。
卿云近日偏流彩,积雪先春早应祥。
大祀礼成歌既醉,年年正月纪春王。
曈昽曙色自东方,玉殿分行坐两旁。
百辟趋跄同虎拜,九重肃穆俨龙光。
卿云近日偏流彩,积雪先春早应祥。
大祀礼成歌既醉,年年正月纪春王。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宫廷庆典的盛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朝廷仪式的庄重与华美。
首句“曈昽曙色自东方,玉殿分行坐两旁”描绘了清晨曙光初现,东方天际泛起微光,玉殿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准备迎接庆典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
接着,“百辟趋跄同虎拜,九重肃穆俨龙光”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隆重。文武官员们整齐地行礼,如同虎一般的威严,整个皇宫内充满了肃穆的气氛,龙光闪耀,象征着皇权的威严与尊贵。
“卿云近日偏流彩,积雪先春早应祥”两句则运用自然景象来烘托庆典的喜庆与吉祥。卿云(五彩祥云)在阳光下流溢着光彩,预示着美好的未来;而早春时节的积雪,也象征着丰收与繁荣的到来。
最后,“大祀礼成歌既醉,年年正月纪春王”总结了庆典的圆满结束,人们在完成祭祀大典后,沉浸在喜悦与满足之中,每年正月都会以此纪念春王,表达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祝福。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明代宫廷庆典的盛大场面,通过自然景象和仪式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庆典的喜庆、庄重与吉祥,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礼仪、和谐与盛世的追求。
拄上高峰近日轮,四山端的见来亲。
此身已在烟霾上,可惜烟霾底下人。
黑云黯黯如翻鸦,急霰飒飒疑投沙。
初闻万窍号地籁,已见六出飞天花。
宁论异事吠群犬,且喜和气连千家。
穿帘投隙矜妩媚,平坑塞谷迷谽谺。
遥遥林塔出玉笋,渺渺江路蟠修蛇。
扣门方拟贳邻酒,篝火更欲寻僧茶。
悬知朝士集阙角,靴声入贺趋正衙。
吾衰久矣尚何说,所幸一稔均幽遐。
庚寅吾入蜀,西过齐安城。
雪堂拜老仙,眉宇寒峥嵘。
微泉尚如昔,激激琴筑声。
龙蛇入笔力,断石卧纵横。
戊戌奉诏追,触热万里程。
归途抵齐安,岁月浩可惊。
三日乃东下,鼓角遥送迎。
安国有老僧,元祐初载生。
蝉联说旧事,耳目犹聪明。
徒行就船别,耿耿恻怆情。
岂知二纪后,汝乃为此行。
追怀昔游地,未语涕已倾。
念汝虽并塞,残虏方守盟。
职虽在警盗,枹鼓寂不鸣。
惟当奉法令,日夜抚孤茕。
官卑俸入薄,切勿厌藜羹。
勇如赤壁战,节若江水清。
人谁不汝知,况事贤公卿。
三山与七家,相望两柴荆。
归来讲学暇,袯襫同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