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绣诸峰夜色安,烟光树气积高寒。
苍茫星汉容人立,喧寂林峦共佛看。
凉月有怀成独笑,清宵无累况登山。
纸屏细坐幽如梦,何处幽香满一栏。
错绣诸峰夜色安,烟光树气积高寒。
苍茫星汉容人立,喧寂林峦共佛看。
凉月有怀成独笑,清宵无累况登山。
纸屏细坐幽如梦,何处幽香满一栏。
这首清代诗人黎士弘的《佛祖峰山寺坐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夜晚景象。首句“错绣诸峰夜色安”,以错落有致的山峰在月色下显得宁静安详,形象生动。次句“烟光树气积高寒”则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清凉与高旷,雾气与树木的气息交织,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苍茫星汉容人立”写出了月夜下的广阔星空,仿佛能容纳人的存在,给人以渺小而融入自然之感。诗人与佛同行,观照着喧嚣与寂静并存的山峦,心境平和。“凉月有怀成独笑”表达了诗人独自欣赏月色时的内心感触,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微笑着面对孤独。
“清宵无累况登山”进一步强调了这个清静的夜晚,没有世俗的纷扰,登山更增了一份超脱与宁静。尾联“纸屏细坐幽如梦,何处幽香满一栏”以纸屏、静坐和幽香的细节,描绘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意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禅意与对自然香气的陶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于佛祖峰山寺坐月时的独特心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混沌质之始,形色初未兆。
如何之二子,凿窍俾其夭。
涉言已失之,况言而未了。
吾羡蒙庄子,独能与世矫。
斯人已仙去,知音曷其少。
披发偃山中,落落乔松老。
浪迹任天真,亦不云脩道。
辉辉东冈上,一轮秋月皓。
对之无一事,何必太元草。
托志在返初,用心即邻巧。
高蹈溟海垠,日日狎青鸟。
伯牙及钟期,交因丝桐器。
何事咸博辈,结绶期致位。
猥蒙厕群贤,常羞非其匹。
绥彼狐白裘,其皮信非一。
逢荣固不期,遇厄遑有恤。
顾惭鸿腹背,损益何得失。
负担本州役,四境幸宁谧。
未增晋阳垒,讵抑秦兵出。
邈哉千里涂,不骋驽蹇质。
终当谢荣华,蓬茅守萧瑟。
赫赫虽无名,悠悠亦多逸。
颐志潜山泽,鍊玉餐琼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