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七孙廷尉绰》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七孙廷尉绰》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混沌质之始,形色初未兆。

如何之二子,凿窍俾其夭。

涉言已失之,况言而未了。

吾羡蒙庄子,独能与世矫。

斯人已仙去,知音曷其少。

披发偃山中,落落乔松老。

浪迹任天真,亦不云脩道。

辉辉东冈上,一轮秋月皓。

对之无一事,何必太元草。

托志在返初,用心即邻巧。

高蹈溟海垠,日日狎青鸟。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图景,诗人以“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中的第十七首,通过“孙廷尉绰”的角色,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敬仰。

首句“混沌质之始,形色初未兆”,开篇即以混沌未分的状态起笔,象征着世界的初始状态,引出对自然与原始状态的思考。接下来,“如何之二子,凿窍俾其夭”,通过“二子”开凿天地,赋予世界以形态,暗喻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对自然的改造。

“涉言已失之,况言而未了”,诗人在此反思语言与现实的关系,指出言语难以完全表达世界的复杂与深邃。接着,“吾羡蒙庄子,独能与世矫”,表达了对庄子独善其身、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钦佩。

“斯人已仙去,知音曷其少”,诗人感叹真正的知音难寻,表达了对隐士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共鸣。随后,“披发偃山中,落落乔松老”,描绘了隐士在山林间自由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浪迹任天真,亦不云脩道”,进一步强调了隐士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真实,不拘泥于世俗的修行之道。最后,“辉辉东冈上,一轮秋月皓”,以月光照耀的东冈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纯净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自由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古代隐士精神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稠桑道中望黄河

桃林蟠土山,谷中昧所出。

地底无傍风,天际有中日。

仰视耕穫人,转折忽相失。

仄登蚁绿枝,幽盘蠹闭帙。

仆夫虞殒伤,反汗更股栗。

伊予慕昔贤,驭吏屡遭叱。

径尽蹑河壖,黄流过箭疾。

踰关势弥雄,四齧奔马逸。

不知真宰意,何贵砥柱窒。

泛滥民其鱼,岂止桑田溢。

三门中古开,神禹功谁匹。

至今沮洳场,尽作粳稻窟。

吾生发半苍,世路十不一。

及兹瞻华嵩,眼豁心神翐。

向来险远虞,兹晨忧已释。

(0)

七月望夜省中对月分韵

团团月轮高,浩浩天宇阔。

万里无片云,碧色净如泼。

开樽临前除,庭院颇轩豁。

况复得佳友,发兴不可遏。

零露生微寒,惨澹满衣葛。

留连肴核尽,盘礴巾帽脱。

庾楼足谈赏,谢赋深批抹。

清光世所共,胜事吾人夺。

醉来吸沆瀣,可润㗋吻渴。

夜久闻秋声,长风起天末。

(0)

杨思敬东郭草亭燕集

芝兰本同气,桃李自成蹊。

感彼岁易迈,肯与心赏违。

迢迢禁城东,桑麦连重畦。

联辔纵遐览,我怀浩无涯。

惠风煦澄景,微雨浥芳姿。

人生有至乐,举觞歌于斯。

(0)

从军行·其二

辽落萧关外,阴风万马肥。

至今劳北顾,何敢念束归。

列戍传金柝,寒沙卧铁衣。

战场春不到,白雪作花飞。

(0)

束茅行

候人何太苦,早晚迎官府。

閒积数根茅,为炊且结宇。

官府中夜行,不绝吏呼声。

燃火照官路,犹云火不明。

燃茅茅无束,次弟拆茅屋。官府犹未知,宵征车??。

(0)

早秋

庭树初飞叶,天高爽气澄。

槛花藏晚蝶,帘竹聚秋蝇。

红熟枝头枣,青浮水面菱。

金风蘋末起,顿喜失炎蒸。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