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蟠土山,谷中昧所出。
地底无傍风,天际有中日。
仰视耕穫人,转折忽相失。
仄登蚁绿枝,幽盘蠹闭帙。
仆夫虞殒伤,反汗更股栗。
伊予慕昔贤,驭吏屡遭叱。
径尽蹑河壖,黄流过箭疾。
踰关势弥雄,四齧奔马逸。
不知真宰意,何贵砥柱窒。
泛滥民其鱼,岂止桑田溢。
三门中古开,神禹功谁匹。
至今沮洳场,尽作粳稻窟。
吾生发半苍,世路十不一。
及兹瞻华嵩,眼豁心神翐。
向来险远虞,兹晨忧已释。
桃林蟠土山,谷中昧所出。
地底无傍风,天际有中日。
仰视耕穫人,转折忽相失。
仄登蚁绿枝,幽盘蠹闭帙。
仆夫虞殒伤,反汗更股栗。
伊予慕昔贤,驭吏屡遭叱。
径尽蹑河壖,黄流过箭疾。
踰关势弥雄,四齧奔马逸。
不知真宰意,何贵砥柱窒。
泛滥民其鱼,岂止桑田溢。
三门中古开,神禹功谁匹。
至今沮洳场,尽作粳稻窟。
吾生发半苍,世路十不一。
及兹瞻华嵩,眼豁心神翐。
向来险远虞,兹晨忧已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稠桑道中,遥望黄河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描写,如“桃林蟠土山”、“谷中昧所出”、“地底无傍风”等,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诗人通过“仰视耕穫人”、“仆夫虞殒伤”等细节,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
在描述黄河时,诗人使用了“黄流过箭疾”、“四齧奔马逸”等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黄河的汹涌澎湃和力量。接着,诗人又以“径尽蹑河壖”、“踰关势弥雄”等句子,描绘了黄河两岸的雄伟景象,以及自己穿越关隘时的壮志豪情。
最后,诗人感慨于黄河的浩瀚与历史的深远,联想到古代大禹治水的功绩,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人文情怀。
心迹两无累,随处有衡门。
未闻买山巢许,此语最清真。
尝笑四门博士,送人盘谷归隐,圭角苦嶙峋。
我爱陶彭泽,离世不离群。飞云履,灵寿杖,华阳巾。
偶出徜徉荒肆,太息劫灰新。
坐对真人白水,闲数王朝霸代,年历漫纷陈。
兰玉看争秀,云构喜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