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昨夜画楼东,微雨五更侵晓。
春睡瞢腾绪欢少。
起来独自,寻思好梦,梦触银屏觉。
禅榻外,鬓丝风,镜中瘦影谁同照。
只怕不归来,那是天涯怨芳草。
吴笺百幅,细字缠绵,往事都题到。
纵千言万语劝人愁,又何似、相逢任伊恼。
怎等得,燕子梨花春渐老。
潇潇昨夜画楼东,微雨五更侵晓。
春睡瞢腾绪欢少。
起来独自,寻思好梦,梦触银屏觉。
禅榻外,鬓丝风,镜中瘦影谁同照。
只怕不归来,那是天涯怨芳草。
吴笺百幅,细字缠绵,往事都题到。
纵千言万语劝人愁,又何似、相逢任伊恼。
怎等得,燕子梨花春渐老。
这首《被花恼》是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面对春日花事的复杂心情。
开篇“潇潇昨夜画楼东,微雨五更侵晓”,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晨雾蒙蒙的画面,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春睡瞢腾绪欢少”一句,点明了主人公在春雨中难以入眠,思绪纷乱,欢愉之情稀少的状态。通过“起来独自,寻思好梦,梦触银屏觉”几句,展现了主人公试图从梦境中寻找慰藉,但醒来后却只能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
“禅榻外,鬓丝风,镜中瘦影谁同照”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通过描写主人公在禅榻旁,面对着随风飘动的鬓发和镜中瘦削的身影,无人相伴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寂寞与无助。接下来“只怕不归来,那是天涯怨芳草”一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担忧,担心他们不能归来,仿佛连天涯的芳草都在为此怨叹。
“吴笺百幅,细字缠绵,往事都题到”描述了主人公在百张吴笺上细细书写,将过往的回忆一一记录下来,通过文字来寄托情感。然而,“纵千言万语劝人愁,又何似、相逢任伊恼”两句,转折道出了即使再多的言语也无法排解内心的愁绪,反而不如与心爱之人相聚时的烦恼来得真实与温暖。
最后,“怎等得,燕子梨花春渐老”一句,以燕子飞过、梨花凋零的形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易逝,表达了主人公对时间无情、青春易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春日花事中所感受到的孤独、思念、愁绪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丰富而深沉。
洛川老人古耆英,七十九年生太平。
室中孟光年稍长,云冠鹤袂长裙青。
斑衣五采双鹭明,五年从宦江南行。
王程有暇许归觐,千里周道迂双旌。
江南之政惠以清,民歌甘棠歌所生。
河阳板舆止偏侍,亦有具庆无荣名。
洛川之乐无与京,我作新诗遥寄声。
愿言百岁齐不老,看取棠阴江外成。